中国伦理学会地方高校德育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19-08-30浏览次数:1417

    729日—30日,以“新时代地方高校德育创新”为主题的中国伦理学会地方高校德育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杭州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伦理学会地方高校德育专业委员会和杭州师范大学主办,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数十所高校近百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德育工作者参加会议。

    29日上午开幕式上,地方高校德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靳润奇教授致开幕词,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志军致欢迎词。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听取了上海党史学会会长、上海市思政课教学改革协作组组长、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忻平教授的报告:《光荣与梦想:早期党中央为什么长期驻扎在上海》。报告深入分析了早期党中央在上海驻扎的原因,以历史为脉络,展示了中共中央在上海12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29日下午,与会代表以“新时代地方高校德育创新”为主题在四个分论坛中展开了讨论,广泛交流了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高校德育工作经验。

    30日上午的会议主题发言中,杭州师范大学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先后作了交流发言,深入探讨了对高校德育创新的看法。

    在本次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的闭幕式上,中国伦理学会地方高校德育专业委员会会长、江汉大学副校长李卫东教授作了总结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必须要有担当意识和使命意识,德育工作需要创新如何将传统德育和新媒体技术有机融合,创新工作模式,改进工作方法,使德育工作跟得上形势,深入人心是学会下一步重点关注的工作。德育工作创新要基于现实。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解决当前德育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德育创新需要凸显价值。要聚焦“立德树人”这个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开放、引导、平等和服务为导向,创新模式和方法,为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的新青年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牢固的思想道德保障。

    会议期间,召开了地方高校德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议,评选本次研讨会优秀论文。与会还代表参观了良渚博物院,学习了解良渚文化的起源及发展。大家纷纷表示要充分利用地方的文化资源,丰富创新思政教育教学内容及方式,全面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马克思主义学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