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青春是最好的历史铭记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19-05-09浏览次数:1024

奋斗的青春是最好的历史铭记

              ----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之际

                  刘晓明

  

1919年5月4日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

痛打落水狗、火烧赵家楼,只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然而,发生在当时的所有历史细节、记忆碎片,凝聚成了“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的人文精神,穿越了100年的时空,仍旧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回顾历史,我们今天依旧能够感受当年爱国学生一腔赤血的炽热,依旧能够听到当年爱国学生阵阵呐喊的回响。

“少年强则国家强”。风云百年,“五四”已成为中国广大青年的“青春符号”;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风华正茂的青年人砥砺奋进、兴我中华。在五四运动的历史定格中,我们努力捕捉着一些关键词:救亡图存、反帝反封、中华崛起......;我们仔细体会它与新时代的今天所具有的关联和现实意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复兴中国梦。

我们在今天,诚然没有当初救亡图存的危难时刻。但是,中华民族的苦难过去和伟大中国永远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的志向,时刻警醒着新时代广大青年,不可须臾忘却和松懈对国家民族的忧患危机意识。

中国人民的今天,头上已没有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然而,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在风云变幻的世界舞台上巍然不倒,必定是历史赋予新时代广大青年一心向党、树立远大理想的使命要求。

今天的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奠定了世界大国的地位。但是,实现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不息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必定是时代赋予新时代广大青年的历史重任。

曾几何时,我们的青年群体中,产生了“哈韩”、“哈日”一族;出现了追求“明星效应”“流量网红”和“小鲜肉偶像”的现象;又曾几何时,“佛系青年”又闯入了我们的眼帘,在“云淡风轻”“心无波澜”“莫问前程,随遇而安”的语境中,游离于社会之外,去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忘记责任,抛弃使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种潮流和趣向,在今天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的灵魂洗礼中显得是那么苍白和颓废。

李大钊先生之语“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犹然在耳。历史的长河中,有那些“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志士仁人,有那些为国捐躯倒在胜利曙光来临的英雄先烈,有那些默默无闻、奉献青春、奉献一生的“两弹一星”元勋......。他们才是挺起中国脊梁的力量和榜样。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在江汉大学的校园里,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奋斗的群体、青春的榜样。“感动江大人物”、“榜样的力量”的学子、“三育人”的园丁......他们历历在目。在即将揭晓的第十二届“感动江大人物”中,有“少贫早当家”“感恩报社会”的莘莘学子,有“管理育人的活字典”,有“扎根社区的小巷医生”,有“放弃高薪的临时工”,有“奋斗在青藏高原”的毕业生群体.......。他们用无私的青春奉献践行着自己的那一份责任担当,用行动诠释着“五四精神”的现实意义,谱写了属于江大人自己的青春华章。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