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江大要闻

立足地方 彰显特色 再启新篇|《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座谈会共商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

时间:2023-11-10 15:00:29浏览:849设置

一部法治史记录城市发展变迁,一项研究成果探索学科发展新方向。近期,由武汉市法学会、江汉大学主持编撰的《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系列丛书陆续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引起社会各界、媒体的广泛关注。



1110日,《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座谈会在江汉大学举行,丛书编委会成员、江汉大学相关师生代表齐聚一堂,以丛书梓行为契机,依托学校地方法制史、城市史研究展开广泛深入研讨,共同谋划江汉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的新思路、新方向。

江汉大学校长景新华在会上致辞,就丛书出版向参会编委表示祝贺,并结合此次《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研究成果的发布,对学校相关学科建设提出了新部署。

《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通过对武汉地区3500多年法律制度和法律实施的回顾研究,从中梳理出历史长河中武汉法治萌芽、生长、发展的脉络与规律,借鉴历史,服务现实,开启未来,助推新时代武汉法治城市建设。丛书编撰历时8年,共12卷,累计字数近500万字。江汉大学李卫东教授团队不仅承担了其中“民国卷”的研究、撰写,更承担了编委会各项组织、协调工作,从发起动议到书稿付梓,前后近10年。团队成员发掘、搜集、整理相关历史资料数千万字,全程参与相关课题研讨和文稿审读工作,共同就了武汉地方法治史研究中的又一里程碑。



景新华向参会编委们介绍了江汉大学近年来的发展成《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的出版予以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李卫东教授团队开展的《武汉地方法治史》研究不仅是学校地方法治史研究的又一重要科研成果,也为学校相关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参考。他强调,江汉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性综合大学,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水平城市大学。他希望学校人文社科领域相关学科进一步围绕“一个重点、两个特色”,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武汉、研究城市,探索 “双一流学科”建设新思路、新方法,走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水平城市大学建设之路。



武汉市法学会副会长周玉介绍了丛书编撰的基本情况,并对学校给予武汉市法学会相关研究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



法治不仅是城市社会治理的最好方式,同时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参照。江汉大学副校长、《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副主编李卫东教授介绍了丛书“民国卷”的研究历程,并就学校法治史研究与城市发展的关联性与参会专家们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为学校下一步人文社科领域“双一流学科”建设建言献策。



围绕武汉地方法治史研究、城市史研究,武汉市政法委副书记、武汉市法学会副会长、《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副主编关太兵就学校给予武汉市法学会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希望学校发挥地方高校人才、智力资源优势,进一步服务武汉市城市法治建设,为武汉市城市综合治理发光发热。



武汉市法学会会长、《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编委会主任、主编胡绪鹍详细回顾了十年来《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系列丛书从动议到成书的艰辛历程,高度评价了江汉大学为丛书出版作出的巨大贡献,对学校近年来地方法治史、城市史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表示衷心祝贺。他希望学校师生治史、治学,务必求实、严谨,以高水平科研创新和高质量学科建设服务驱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报记者 易俊

图:何明侃

编辑:赵明

审核:刘进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