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江大要闻

中国教育报:以美养德 以文化人 以美育人 ——江汉大学精心打造“三位一体”美育创新体系

时间:2023-11-06 11:47:24浏览:894设置






   走进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五峰乡曹家湾村,路旁有一幅长59米、宽3.8米的乡村壁画《令牌石的传说》,生动呈现了流传于古麇五峰一带数千年的美丽神话故事,唤起人们浓厚的乡土文化情怀。这幅壁画是由湖北省第十一届屈原文艺奖获得者、江汉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马兵林根据史料主持设计,留法博士、副教授郭军胜带领10余名学生历时两周绘制完成。

    在曹家湾村公路旁,这样的壁画共有6块,面积达200平方米,全部由江汉大学4名专家教授、8名研究生及3名驻村工作队员主持创作完成。曹家湾村书记曹文峰说:“他们来了一帮人,亮了一条路,美了一个村!”

    这种乡村壁画美术实践既是江汉大学驻村帮扶、建设美丽乡村的实际行动,也是该校大力推进大学生美育工作,将之引入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实践,让青年大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深埋爱党爱国情怀、锻炼专业本领的重要举措。

    多年来,江汉大学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的美育理念和方法。学校依托人文、音乐、美术、设计等学院在专业技术和创新、文化传承和服务等方面的学科优势,打造“立德+修业+实践”三位一体的美育“大课堂”体系,构建“以美养德、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新模式,培养强信仰、精专业、有情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美养德

美育铸魂强信仰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鲜血浇灌出花开的国度”,江汉大学官方网站“学团工作”板块刊载了重温伟大长征歌曲《不忘初心》的词曲及创作背景简介。这是该校团委和音乐学院联合推出的“经典铸魂、以美育人”红色经典音乐微课的新一期内容。

    从2023年4月红色经典微课上线至今,学校官网已向全校师生推出包括《爱我中华》《我和我的祖国》在内的12期红色经典歌曲介绍。学校还专门邀请著名作曲家、声乐教育家姚峰教授来校,讲授“信仰的力量——我以我歌讲党史”音乐党课,深受广大青年学子欢迎。

    将思政融入美育,将德育浸入艺术。近年来,江汉大学努力尝试新文科改革新路径,依托人文学科专业优势,不断丰富创新思政育人形式,润物无声,立德树人,在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植入青年学子心田。

    近3年来,学校先后在美术馆举办建党百年、建团百年和庆祝党的二十大召开等讴歌时代、根植人民的师生美术、设计作品展,让艺术创作同频时代脉搏,用专业技能提升审美品质。学校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教授等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主讲“艺术为时代、为人民”等高端学术讲座,将培根育魂与专业培养深度融合。学生社团排演红色主题、时代主题的校园剧,《生如夏花》《青春的使命》《长征路上的回忆》《红色气质》等13部原创作品先后获得国家及省市大奖。学生自发创办红色主题视频专栏,讲党史、团史和红色革命故事,赓续革命精神,传承爱国情怀,播放点击量达8000余万次。

    2022年8月,江汉大学音乐学院春潮合唱团的65名学生参演新京剧《母亲》,该剧作为湖北省入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的剧目赴天津演出,并参与角逐第十七届文华奖。这部由该校音乐学院院长张轶参与监制,以“革命的母亲”蔡和森之母葛健豪为主角,将合唱元素创新融入京剧的作品,先后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荣获第四届湖北艺术节“楚天文华奖”,并在武汉琴台大剧院连续公演5天。

    演出结束后,江汉大学合唱团成员袁新说:“参演《母亲》不仅是一次提升音乐素养的专业实践,也是一次深刻生动的党史学习。我们用心把这部剧演好、唱好,观众一定能感受到作品传达给这个时代的精神,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以文化人

美育促学精专业

    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江汉大学积极推进美育课程教学改革,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出“甲骨文——中华文化的根与路”“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情商交际策略”“展示设计”“陶艺——马口窑系陶艺传统烧制技艺虚拟仿真实验”“采风”“漆画”等一大批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部分课程还与相关企业开展产学合作共建,将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

    学校还秉持开放办学理念,将专家请进来,让学生走出去。近年来,与多家单位共建学生实践基地,开设大师论坛,为学生提供国内外各种展示平台,积极扩大美育实践场域,以补充、深化课堂教学,丰富育人内容供给,实现知识创新、艺术创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结合,形成 “知识+体验+实践+展示”的美育育人模式。

    学校与武汉美术馆、湖北省博物馆等13家文艺团体、校外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促进高校美育联盟建设;邀请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等10余名美术界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举办“大师讲坛”,开阔学生专业视野;设计学院连续6年举办学术周活动,来自全球各地的18名专家学者开展线上线下讲座,共同研讨全球视野下的创新设计与可持续发展,促进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江大力量。

    近3年来,学生在湖北省高校美术与设计大展、“学院空间”青年美术作品展等专业展览中获奖90余项。在全国美术高峰论坛上,该校学生田雪作为论坛上发言的硕士研究生作了学术报告,观点新颖、逻辑清晰、极具感染力,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著名美术评论家张晓凌教授赞叹说:“她的年龄非常小,但是见解超乎我的预料。在田雪身上,我看到了中国美术理论的希望。”

    自2017年以来,以设计学院时尚艺术系主任江莎莉教授主持的湖北省一流课程为依托,通过江大时尚之夜“White Show”主题展演等活动,校企联合推进项目式教学改革实践,多门专业课程联合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培养时尚审美的理解与把握能力。近年来,时尚艺术系学生获得30余项国家奖项和100余项省级奖项,其中包括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家一等奖、“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作品大赛国家一等奖等多项专业奖项。

以美育人

美育实践助成才

    江汉大学对学生美育的培养不仅依靠课堂,更依靠社会实践,让学生走进里弄深巷、田间地头,走进社区乡镇、生活日常,去发掘历史、传承文化,去感染他人、服务社会。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武汉区域文化发展成为该校美育实践育人的教育特色。

    江汉大学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作为全省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之一,近5年来,依托湖北武汉本地悠久的人文历史优势,整合相关学院师资,成功举办了三届湖北省曲艺传承人培训班。2023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门公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2021至2022年度绩效考核结果,江汉大学第三届曲艺传承人培训班获评优秀,是湖北省仅有的两个优秀项目之一。承担了包括湖北大鼓、黄梅挑花在内的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调查课题50余项,撰写60多万字的武汉非遗调研报告,培育了一大批热爱并致力于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学生群体。该校学生创作的非遗微电影《李家糖画》、旅游视频广告《热干那个面》等作品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湖北省第二届大学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中屡获大奖。

    为助力地方中小学美育,该校美术学院结合专业特色打造“艺术小课堂”公益志愿服务项目。2017年至今,组织大学生志愿者走进学校周边小学、幼儿园及大山深处的十堰郧阳乡村小学,开设剪纸、陶艺、书法等各类美术课程;走进佳泰社区、协和医院,举办社区居民石画绘制、儿童书画爱心活动。5年来,陆续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80余场,10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累计培训学生3000余名,共同创作美术类作品2000余件,联合举办的美术展览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将美育实践与助农惠农的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是江汉大学深化学生美育的亮丽特色,而且开展得早、坚持得久,成效显著。

    该校教师带着学生参与美丽乡村工程项目设计、服务地方建设的历史已经有12年。现任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院长的李毅,是2008年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该校城乡规划设计专业首批学生。截至2018年,该专业教师们带着一届届学生,参与了武汉黄陂、新洲、蔡甸及湖北钟祥等地近千个村落迁村并点、用地规划、道路连通、园林景观、村落风情等项目设计改造。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建设,江大师生一直深度参与,永远在路上。教师们将实践教学深耕于城乡设计规划工程项目中,让学生们真学、真看、真做、真练,不仅在专业人才培养上接“地气”,也让美育实践充满活力和价值感,为家乡建设服务。

    时隔8年,2008级学生王雅金对自己2011年参与新洲莲花塘村规划设计项目仍记忆犹新,那是她大四毕业时设计的内容。在规划设计中,她和指导教师华秋月、董晶、宋浩一起,研究了西递、宏村等多个徽派特色村落的建筑风格特点,结合湖北本土文化及莲花塘村自身的环境,以村里水塘为中心,设计出“半月塘”景观节点,并在近旁规划出一个村委会服务厅,为村民提供政策解读、生活服务、休息交流的场所。设计以“花未开全月未圆”为思路,寓意乡村今后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整个设计将当地自然景观与便民设施很好结合,在用地规划、环境布置、景观节点打造和风格呈现上体现出了专业性、观赏性和实用性,令村民们非常满意。”王雅金说。在大学阶段就能参与规划工程项目,使她对专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设计能力和审美水平也有了较大提升。毕业时,王雅金以优异成绩和丰富的专业实践经历,顺利通过云南大学研究生面试。3年后,她又被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录用为规划设计师。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大学教育的神圣使命。江汉大学打造“立德+修业+实践”三位一体美育“大课堂”体系,将学生美育素养与专业技能提升相结合,将思政课堂、美育实践与公益服务相结合,在探索高校美育新形式和新方法的特色之路上勇毅前行。

    (陈敏英 刘进)


《中国教育报》电子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 记录教育每一天! www.jyb.cn 教育部直属出版机构-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3-11/06/content_630962.htm?div=-1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