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长江思想潮·荆楚学者热议二十大|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发布者:易俊发布时间:2022-11-04浏览次数:1456

长江思想潮·荆楚学者热议二十大|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地方平台发布内容
湖北学习平台
2022-11-03
作者:陈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赶考”精神的历史性升华,也是中国共产党发扬斗争精神的时代延续。“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内在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政治品格,也是百年大党对于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和姿态应对新征程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挑战的郑重宣誓。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准确把握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本质要求,对于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更加绚丽的华章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把握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三重逻辑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底色和内在要求。辩证唯物主义深刻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的相互作用,哪里有矛盾,哪里就会有斗争,斗争就是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要方式。历史运动的辩证法,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历史在矛盾运动中向前推进、螺旋上升的基本规律,指明了历史的进步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着斗争的艰辛与曲折。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引无产阶级寻求自身解放和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科学理论学说,正是在深入时代、基于时代、求解时代之问的斗争中产生的,也是在时代变幻的斗争中不断发展的,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理论品格和精神特质。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就内在蕴含着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直面风险挑战,努力攻坚克难的根本要求。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历史经验。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党的百年辉煌历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斗争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民族危亡,党带领人民历经28年浴血奋战,实现改天换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封锁和侵略威胁,党和人民敢于亮剑,“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面对发展难题,我们党打破思想桎梏,锐意改革进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带领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战胜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面对脱贫攻坚战,党带领人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书写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面对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伟力;面对反腐败斗争,党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面对国际局势的急剧变化,我们党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国内政治优先,保持战略定力,以不畏强权的坚定意志,始终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国家发展和安全的主动权。正是一以贯之的斗争精神,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敢于斗争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敢于斗争更熔铸为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

中国共产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向全党提出“两个务必”的要求,告诫全党要在革命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要认识到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如今,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集结号”,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面对可能的风险挑战,唯有以主动迎战的姿态,予以坚决斗争才有出路,才能赢得尊严、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坚持敢于斗争与善于斗争相统一,涵养斗争智慧

一是要站稳斗争立场,把准斗争方向。斗争不是盲目的,而是有方向、讲立场、讲原则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讲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见,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赢得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同时,还要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根本方向,清醒地认识到一切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都是我们坚决斗争的对象,不仅要斗争,而且一定要取得斗争的胜利。

二是要涵养斗争智慧,把握斗争“艺术”。斗争是一门艺术,善于斗争,必须要把握斗争规律、讲求斗争方法。矛盾运动的规律启示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整体把握大势大局的基础上,做到因势而化、顺势而为。同时,还要筑牢底线思维,在面对触及底线和原则的问题上要寸步不让,坚决斗争到底;而在斗争策略的选择上则要灵活机动,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

三是要发扬斗争精神,锤炼斗争品格。党的百年历史是一座充满斗争智慧的思想宝库。新征程上,继续坚持和发扬斗争精神,要求我们自觉学习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所积累的一系列关于斗争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做到敢于批评、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敢于与各种错误的思潮和政治观点作坚决斗争。同时,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历练,锤炼斗争本领。社会实践是锤炼斗争本领的大舞台,也是检验斗争品格的唯一标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政治品格只有在增强斗争本领的实践中才能得以铸就、在勇于担当作为中才能得以升华。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把握历史主动,全力战胜前进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在新征程上以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作者:陈菲,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5380313628675101862&item_id=15380313628675101862&cdn=https%3A%2F%2Fregion-hubei-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f_read_id=8c4f5c6a-f219-4095-92f8-660ae34406c3&pid=9399694997404805&ptype=100&reco_id=101f0c1181b3c0a88514000y&study_comment_disabl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