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强师 厚植学校立德树人深厚根基
——在江汉大学2025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校党委书记 覃道明
(2025年9月9日)
各位老师、同志们、同学们: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谨代表学校向全校教师致以节日祝福!向受到表彰的教师致以崇高敬意!向新入职的教师表示诚挚欢迎!
刚才,我们对获得荣誉的教师进行了表彰,为荣休的老教师颁发了证书,为新教师举行了简朴而庄严的入职仪式。5位教师代表作了精彩发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强教必先强师,强校依靠强师。只有培养大批适应时代要求的强师队伍,学校才能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借此机会,我分享三点认识,与大家共勉。
第一,魂为本,用教育家精神强筋壮骨
精神立则师道彰,教育家精神是强师之本。“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清晰指明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方向。践行教育家精神,是每一名教师必须恪守的职业信条、是必须融入血脉的灵魂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强师,首强是精神。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导航人生,以崇高的价值追求塑造人格,用深沉的家国情怀润泽心灵,切实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最鲜活的教材;老师的人格风范,是学生成长中最温暖的阳光。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养品格。立德修身、以身作则,在政治立场、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学识学风等各方面作出表率,真正成为学生眼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样板。
教育家精神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实践;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融入教育全过程的行为惯习。我校国旗班同学,十七年来无论风雨,始终坚持完成升、降旗仪式。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踏上国际比赛的舞台,在心中种下家国的种子,成长为一批批“国旗卫士”。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民兵方队中,我校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感动江大人物获得者孙悦,坚毅地走在阅兵队伍中,诠释了优秀是一种习惯养成,优秀必须得到传承!2017年她在老师的鼓励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携笔从戎;五年后她重返校园,面对诸多挑战,在老师们的支持和帮助下,不仅在专业上取得优异成绩,还时刻以军人标准要求自己,以民兵身份担任某无人机侦察排排长,配合地方人武部完成各项工作,最终凭借出色表现入选阅兵式民兵方队,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现了江大学子的风采。用“师者之魂”成就“学子之梦”,正是这样的传递,才培养出如孙悦、从北大回归江大任教的田广梅、国旗班班长赵千、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胡俊杰、校长奖学金获得者高昊等一批批爱国爱校的优秀江大学子。
第二,爱为核,用仁爱诠释教育真谛
爱是教育的起点,也是归宿;是教育的方法,也是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这种爱,既包括对国家和民族的至诚大爱,也体现在把对职业之爱洒播于每一名学生,呈现于对每一名学生的内在尊重与悉心教诲。在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有这样一群老师,他们用六年时间,持续温暖着一个特殊的学生。面对一个患有双向情感障碍、求学异常艰难的同学,学院上下齐心,四任辅导员、三任班主任,以及学办、教办和食品科学系所有教师组成了“爱心接力团”,全程守护、保驾护航,用耐心静待花开,最终帮助她完成学业并成功就业。在学生为老师们订制的锦旗上,深情地写着:“在校像在家,老师像妈妈”。这就是对老师最高的赞美,也是最暖心的回报。
这个事例启示我们,爱藏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里,可以是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耐心的倾听,一份善意的包容。好老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者,更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尊重每个学生,理解他们的需求,接纳他们的不完美,用智慧与温情陪伴他们成长。多用真情感染,多用心灵引导,让学生在爱中学会爱,在关怀中学会担当,成长为心中有爱、肩上有责的人。
你怎样爱学生,学生就怎样爱这个世界。老师的爱,能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把教诲化为人生指南。我校2012届法学院毕业生李航,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鼓励下,勇敢追逐创新梦想,成为第一届“嘉仕奖学金”获得者;创业成功后,他对师恩和母校念念不忘,不仅主动捐资延续“嘉仕奖学金”,还帮助学弟学妹就业,累计接纳实习生50余人,他创办的律师事务所近80%律师是江大毕业生,成了名副其实的“江大律师团”。教育是心与心的互动,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爱,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一场温暖的传递。老师付出真心,学生回报成长;老师点燃希望,学生照亮未来。共同演绎出教育最动人的样子。
第三,德为先,用高尚师德塑造大先生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才能成为具有强大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的大先生。
师德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它体现在我们每一天与学生的相处中,渗透在我们对每一堂课的精细里,更扎根于我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要把修身自律当作一生的功课,常怀自重、常行自省,在思想、言行和作风上严于律己,不断提升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模范,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端正的言行带动学生。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不私、不歧不纵。坚守廉洁从教的底线,远离功利诱惑、弘扬清风正气,守护教师这一职业的纯洁与尊严,成为学生愿意追随的那束光。
做学问,就要做真事、讲真话、守真心。大力营造潜心向学、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始终坚持诚信原则,敬畏学术规范,尊重他人成果,坚决抵制学术不端。把严谨和诚信引入教学、带进课堂,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师者如活水守住学术清流,学生才能成为国之栋梁。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教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要善于把正确的价值观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如春风化雨般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润物无声、育人育心,履行好“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
老师们,同志们!三尺讲台系国运,强师才能强校。让我们以教育家精神为魂,以仁爱之心为核,以塑造高尚师德为先,铸魂强师,厚植学校立德树人深厚根基,为早日建成高水平城市大学作出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编辑:易俊
审核:范雄飞 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