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业专攻,助力乡村增效益;
育人精到,妙施绝技显情怀。
深耕农业生产前沿,他以专业之光照亮社会。踏遍三十余乡村的广袤土地,他不仅播种希望,更以匠心独运,将农田化身为绚丽多彩的艺术画卷,引领村民们踏上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他将科研成果作为画笔,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绘就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丽蓝图,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科技兴农的深远意义。
深耕专业研究,潜心教书育人
他先后主讲10余门课程,连续15年超额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考核连续多年“优秀”,指导的多名学生成功升入北大、清华、浙大、中国农大等名校读研;他致力于推动学科专业发展,为园艺专业的质量工程建设做出贡献;他的科研聚焦农业生产一线,用专业服务社会,助力乡村振兴,在省内外30多个乡村开展技术研发、培训和指导,打造出一幅幅壮观的农田艺术景观,为乡村振兴描绘出新画卷;他先后获得湖北省总工会授予的“荆楚工匠”称号、湖北省“工友杯”第二届“鄂有绝活”高技能人才技能大赛“最佳绝活奖”、江汉大学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等。他就是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科学系主任戴希刚。
戴希刚在教学中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方法的创新,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主持完成3项教学研究项目,课程《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被湖北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获江汉大学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并编著出版教材3部。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多次取得国家级、省级一、二等奖,多次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他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指导,30名学生得以成功升入北大、清华、浙大、中国农大等名校读研。
对于学生,他既是良师,也是益友。学生们回母校,首先想到要找的就是那位陪伴他们度过青春岁月的戴老师,与他分享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在戴老师的教育生涯中,他已见证了十几位学生的婚礼。
戴希刚在教学之余还积极致力于推动学科专业的发展,任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科学系主任以来,他秉持“把工作做得更好”的信念,为园艺专业的质量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2016年园艺专业成功获批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2019年园艺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植物科学系也被评定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他个人也先后荣获江汉大学“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和“新青年下乡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在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中荣获“优秀”。
聚焦农业一线,助力乡村振兴
戴希刚不仅在校园里传道授业,更将自己的科研聚焦农业生产一线,用专业服务社会,助力乡村振兴。他通过开设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积极帮助当地农民提高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他多次赴麻城市开展茶用菊花、野菊花生产技术培训与指导,对后官湖花木产业基地开展技术咨询服务,为蔡甸区消泗乡渔业生态园区提供规划设计方案。
戴希刚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带领团队投身到创意农田景观的技术研发与项目实践中,在省内外30多个点位开展了社会服务,打造出一幅幅壮观的农田艺术景观,为乡村振兴描绘出了新画卷。他连续3年义务为我校乡村振兴帮扶点十堰市郧阳区五峰乡设计制作多组油菜花海景观,经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评选,两次荣获“湖北最美油菜花海”称号,为五峰乡吸引游客50多万,推动农产品销售,带动餐饮、民宿等消费,合计1000余万元,带动附近200余名群众就业增收。该技术在不影响农作物产量,不减少农作物面积的同时,增加了农业附加值,带动了农产品消费,提高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了乡村旅游经济,在美丽乡村建设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他这一社会服务工作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及地方电视台、工人日报、长江日报等众多媒体的热烈关注和广泛报道,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2023年,他凭借“创意农田景观设计与制作”技术,分别在“武汉市‘工友杯’首届‘武有绝活’高技能人才技能大赛”和“湖北省‘工友杯’第二届‘鄂有绝活’高技能人才技能大赛”中荣获“最佳绝活奖”,展现了他的精湛技能。同年,他被湖北省总工会授予“荆楚工匠”荣誉称号。
他用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指示精神,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微信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k61--yArLHSW7HaZET64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