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感动江大人物 | 伍鸿宇: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发布者:高西发布时间:2024-11-03浏览次数:10

铁志犹坚,任闹市繁花乱眼; 

荒山再远,回家乡弱翼拍天。 

3300公里、38个小时车程,铺就了他四年砥砺、圆梦江城的求索历程。在省大学生艺术节的舞台上,他以梦为马,挥洒汗水,书写了一段段精彩纷呈的青春篇章;他不仅是个人的追梦者,更是江大精神的传递者,他用一连串优异的成绩和实际行动,生动讲述了江大的故事,绘就了一幅幅关于成长与奋斗的动人画卷。面对世界500强的高薪,他毅然选择不忘初心,反哺故乡,扎根边疆的沙漠,书写自己的精彩。鸿渐于陆,他用自己的青春故事彰显出江大学子的情怀与担当。

 

去江大,开启精彩未来

一片荒凉的沙漠就是伍鸿宇1个月后要去工作的地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西北石油局,也是他的故乡。2002年,伍鸿宇出生在沙漠边缘的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2020年高考,父母说“去发达的地方见见世面,不要回来了”,他毅然选择了江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从新疆乌鲁木齐到湖北武汉,直线距离长达3300公里,需要38个小时的火车才能抵达。从到江汉大学的那一刻起,命运的齿轮悄悄开始转动。

谈及自己的选择,伍鸿宇说“我们那儿人常说:这一代新疆人注定是要远离故乡的。我家是一个沙漠边缘的绿洲城市,新疆需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但也越来越多的人走出这里,选择离开。我父母当时其实也不希望我回去,但看着手头几个Offer,回想起在江汉大学这几年,学校一直教导我们要有情怀,渐渐也就有了一个更清晰的目标”。


在江大,遇见精彩未来

说好江大故事,书写成长画卷,全靠实际行动。伍鸿宇7次参与省市舞台剧及朗诵表演,连续三年担任江汉大学“榜样的力量”颁奖典礼主持人,3次作为江汉大学学生代表在省市各类会议上发言,2次在《东湖评论》发表新闻评论。他的小说《后见来者》荣获江汉大学首届涅槃文学奖一等奖。这些成绩是他善于沟通、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综合能力出众的生动体现,为他的筑梦之路奠定了深厚基石。

“榜样的力量”颁奖典礼、3.5学雷锋纪念日活动、“绿动江城 护航青春”禁毒宣传活动……他不断地被邀请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重大活动并担任主持人,用自己的专业服务学校发展。在经历了这样大型活动的洗礼后,伍鸿宇坚定地选择了汉语言文学有声语言表达方向。他苦练主持、朗诵和表演的本领,以时间换技艺,以勤劳换收获,终于在2022年,伍鸿宇登上了江汉大学“榜样的力量”颁奖典礼暨庆祝建团100周年纪念活动的舞台,他开始逐渐在舞台上展示自己,挥洒青春光彩。

圆梦江城,他在逐梦之路上书写精彩人生。在湖北省大艺节的舞台上,他精心打磨的话剧《誓言》获湖北省大艺节一等奖,冲进了全国大艺节赛场。在武汉教育电视台“同上一堂思政课”舞台剧中,他演绎得活灵活现,这更让他认识到汉语言不仅“以文化人”,还可以“以声动人”。在江汉大学合并组建20周年校庆晚会上,他参演的话剧《江大气质》广受好评。在湖北省社科院的科普园地里,在武汉市总工会的舞台上,在全市学雷锋活动中,在武汉电视台广播剧中,都有他闪耀的身影和自信的发声。


告别江大,相约更多精彩

2023年下半年,伍鸿宇迎来了大学的最后一年,也迎来了就业关键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伍鸿宇努力提升自身就业技能,不断向老师请教简历修改技巧,积极参加各类校园招聘会。由于出色的专业水平和突出的表达能力,在秋招期间,他先后获得了中铁十七局、劲牌公司、葛洲坝市政工程公司等多家企业单位的聘用通知。

此时的他开始纠结,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工作呢?自己的追求和发展究竟在哪里?是去北上广深,还是扎根武汉?一夜又一夜的冥思苦想,一天又一天的纠结惆怅,这时的他想起了故乡,想到了他立志要建设的地方——新疆。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江城虽好,终不如家。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新疆人,伍鸿宇深知,家乡急需建设,他要带着在母校学习到的知识和本领回去建设美丽的家乡,所以他毅然决定:“回新疆去!”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行囊沉重,步履向前;归途遥远,初心不改。未来,伍鸿宇将带着江大人的青春热血扎根祖国边疆,扎根在塔克拉玛干的漫天黄沙中,用所学本领助力国家能源安全,用坚定信念建设美丽家乡。

微信推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xYv7IOV_jUkC9xcqB-kvw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