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商学院党委副书记):既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天上掉馅饼,何况天上真掉下馅饼,自己还得弯下腰拾起来,世上没有不劳而获,也不会无中生有。畅游网络,享受便利,面对诱惑,多一分思考,少一点贪心;多一些冷静,少一点慌乱,骗子花样再多,口舌再天花乱坠,不予理睬,加强辨识,相信法律,依靠权威,准没错!
汤歌尘(化环学院2015级学生):“网络诈骗”主要与网上银行挂钩,这也正是“高智商”的喜欢网上购物的年轻人被骗的罪魁祸首——注册诸多的网银或电商账号难免不让我们的信息流入他手。此外,网络上还存在着五花八门的理财APP,骗子们也正是钻了这些第三方软件漏洞空子,骗取信任,借此索要银行发给你的验证码,再来盗取大量金额。
总之,网上购物一定要处处留心,处处小心。少用网络理财产品,并把你的验证码紧紧地收在囊中。网络虽好,却不安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别耍小聪明,今天他没被骗,说不定明天就是你中招!!!
高鹏宇(人文学院2014级学生):我们除了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也应该更多地去了解犯罪分子的行骗心理,这对预防网络诈骗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崇武(机建学院2016级学生):被骗无非两种原因,一是因为贪,还有一个是因为太年轻。因为年轻,所以遇到骗子掌握自己个人信息就慌乱,很快就会相信。
姚刚(化环学院2016级学生):我没有被骗子骗到过,一般看到“中奖了”、“银行卡号”、“汇款”一类的字眼就会提高警惕。很多人都不注意信息内容,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于是就容易被骗。
王剑力(外国语学院2015级学生):前几天刷爆微信朋友圈的“转发送熊本熊武汉一卡通”的事情,我在知道事情真相之前转发了。后来才知道这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利用了人们爱贪小便宜的心理,想借此提高知名度,其实并没有送武汉通给别人。最后这个微信公众号被很多人举报了,真的是得不偿失。以后看到类似的信息,我不会轻易相信了。
胡思(法学院2014级学生):以前我还觉得很不可思议,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被电信诈骗了呢?后来我在高考后接到一个电话,大意是我的身份证在北京遗失了,提醒我立即补办,并询问了我的姓名等私人信息,幸好当时没有什么损失。到了大学,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更多地了解到诈骗罪,对其社会危害性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学通社朱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