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北京申冬奥 江汉大学知识宣讲团进社区
7月6号晚19:00,在精心筹划了半个月后,在曹志凯老师的指导下,江汉大学体育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北京申冬奥江汉大学知识宣讲团进社区,终于在碧湖社区正式开展。
活动地点安排在碧湖社区居民较集中的广场上。活动的主旨是对冬奥会知识宣讲,主要分为表演、宣讲、互动三个环节。七点整活动正式开始,首先以精心编排的啦啦操作为开场,紧接着,邓飘飘同学带来擅长的吉他表演,自弹自唱《雪莲花》,赢来阵阵掌声。随后开始了冬奥会知识有奖问答活动,活动前发放的知识宣传单上的各种小知识成为此环节的问题库,许多居民争相踊跃回答问题,赢取精美小礼品,气氛一度高涨。节目的尾声,所有组织人员上台轮流宣讲冬奥会小知识,并提出科学健康的锻炼方法,希望为居民带来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更重要的是为北京申冬奥城市助威,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
(体育学院 供稿)
关注服刑人员子女 实地探访送温情
--江汉大学法学院梦之翼团队在行动
近年来,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往往成为流浪人员的主要来源,破裂的家庭环境,监管的缺失,加之自我约束能力的缺乏造成未成年子女很容易滑向流浪和犯罪的边缘,面对这样的现实需求,2015年6月,江汉大学法学院“梦之翼”志愿服务团队依托武汉楚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2014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示范项目――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控掇保学项目,跟随楚馨社工走进了一群特殊青少年的家庭里。
小组成员由武汉楚馨社工人员带领,走访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根据小组成员与服刑子女家庭住址距离远近,我们分别走访了江岸区、江汉区、�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蔡甸区和江夏区。我们跟随社工人员了解每一个家庭以及服刑人员的子女,鼓励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开心过好每一天。虽然我们面对着种种天气、交通、对象联系等困难,但重要的是那些我们都已经历,成长即为历练。
小组成员表示,今年是做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项目的第二年了,我们以援助的形式一边做志愿服务,一边做调研, 关心社会,是每一个社会人的责任,更是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此次实践活动从服务对象的监护问题出发,注重引导服刑人员的子女走出心理阴霾,挖掘、培育自身潜能,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多层次、全方位提升其"自助"能力,最终达到防止辍学的目的,也是希望更多类似的困境家庭未成年人群体能够得到关注,并在社会的救助下快乐健康成长。
寻访青春的足迹
――设计学院校友寻访记
江汉大学设计学院裘晓菲导师带领的4人江大校友寻访团,采访的主题为“寻访青春足迹――记四年荏苒时光”,采访的角度为回忆大学四年对现在的自己有什么影响。
探寻优秀校友们的四年大学精彩回顾、记录大学四年生活,深入了解在学校各个历史时期各个专业的校友的优秀事迹,通过开展资料收集、网络采访、视频录制、微信公众号推送、访谈文章编写等活动,了解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成功经验,学习他们为人、为学的优秀品格,在大学四年里所付出的努力,与得到的收获,大学带给了他们什么。实践意义则是为了增强广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理解国家社会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和期望,科学规划大学生活以及职业发展道路。
实践活动分三个阶段,确定校友采访对象,采访问题的确认,和最终的采访成果多种形式的展示。
服务您出行,志愿我相随
7月5日,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一行五人来到了武汉地铁四号线王家湾站,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分为两个小组开展,分别在地铁站的两个售票处帮助买票有困难的乘客买票,让市民们了解并熟悉买票的全过程。此外,志愿者们还在检票口处帮助不会过检票口的乘客检票,并引导乘客排队有序进行检票。更有一部分志愿者在候车区引导乘客站在指定区域排队等候,先下后上,有序排队上车。除此之外,志愿者们还为乘客们讲解了乘坐地铁的注意事项,帮助大家了解更多的地铁知识。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同学们以街头随机采访的形式,询问乘客们对于武汉地铁志愿者的看法以及意见和建议,并以视频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为以后的志愿服务积累下宝贵的经验。
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期一周的“走进地铁,帮助他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同学们都收获颇丰,不仅为广大市民的出行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且还树立了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良好形象,激励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地铁志愿者的队伍中来。
(外国语学院 喻茜)
不忘初心,追寻经典
2015年7月7日至7月9日,江汉大学教育学院延安精神研究会一行同学抵达红安,踏上了寻找红色经典的旅行。
红安行的第一站是参观红安县革命博物馆。红安原名黄安,地处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东邻黄冈麻城,西接孝感大悟,南临武汉黄陂,北接河南信阳。经讲解员讲解得知,1931年12月23日,红四方面军在黄安军民配合下,攻克黄安县城。鄂豫皖中央分局为了纪念黄安战役的伟大胜利,表彰黄安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才宣布将黄安县改名为红安县。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同学们深刻的了解了革命传统,坚定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的理想信念。
怀着激动与敬畏的心情,大家奔赴黄麻起义地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进行参观。在纪念碑前,同学们回顾了革命先烈们曾经走过的艰辛历程。纪念碑两旁手持铜锣与柴刀的黄麻起义农民雕塑和一曲“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的当地歌谣,让大家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老区人民的革命斗志与革命信念,是一曲永不磨灭的革命史歌,气势磅礴、荡气回肠。随后,导游带领大家来到了陵园、李先念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七里坪长胜街等革命纪念地。密密麻麻挂满的烈士遗像,一幅幅图画,一排排文字和数字图表,一件件实物,展现了先烈们在血与火的年代,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的历史;在监狱里强忍酷刑、坚贞不屈的精神;在刑场上视革命者前赴后继的忘我革命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宽广胸怀,令大家深受教益。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这些精神,永远铭记于心。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仅让年轻一代们了解抗战历史、铭记祖先遗训,更是希望青年人们继往开来、开创中国新篇章。我们追求和平,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抛弃伤痛、遗忘历史的教训。相反,沉重的血泪历史,会更加激励我们向前,不卑不亢、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希望教院延研会的同学们的到来能抚慰英灵,传承红色经典、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