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院/省豆类研究中心三项科技攻关项目通过验收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4-17浏览次数:808

 

 

2015416,武汉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对我校生科院/湖北省豆类(蔬菜)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称“省豆类中心”)承担的三项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菜豆毒性成分遗传变异研究与利用”(下称“菜豆”项目)、“长豇豆耐盐核心种质资源库的创建”(下称“豇豆耐盐”项目)、“豇豆豆荚产量性状与SSR分子标记的关联作图研究”(下称“豇豆关联作图”项目)进行验收。专家组通过审查资料、听取报告、质疑与讨论,认为三个研究项目均完成了各项技术指标,同意通过验收。校科研处杜鹃副处长等参加了验收会。

“菜豆”项目研究建立了菜豆植物凝集素、皂苷、胰蛋白酶抑制剂和植酸等四种抗营养成分的快速检测技术;测定和分析了不同菜豆种质各种成分的遗传变异特点及器官分布特异性;结合动物实验建立了菜豆种质毒性预测模型,筛选出10份低毒/无毒菜豆材料;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4篇,育成菜豆新品系3个;为揭示菜豆内源毒性物质的遗传变异规律,开展低毒菜豆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并将开辟菜豆植物源农药等研究新领域。

“豇豆耐盐”项目研究发明了豇豆种质耐盐性评判技术;构建豇豆耐盐核心种质资源库;通过盐胁迫下的豇豆转录组测序,挖掘出豇豆耐盐相关基因;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育成‘鄂豇豆12’新品种并示范推广。为解析豇豆耐盐性机制机理、开展豇豆耐盐遗传改良夯实了基础。

“豇豆关联作图”项目研究了豇豆丰产性状与基因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明晰了其遗传变异特征,获得一批适用性好的分子标记,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6篇;为豇豆的丰产机理的研究,开展分子设计育种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豆类研究中心省级科技平台自组建以来,研究人员承担了一批国家、省市科技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此次验收的三项科技成果是其中的一部分,是由陈禅友教授和潘磊博士等主持、研究团队共同协作完成的,项目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彰显了我校豆类植物研究的特色和优势。

 

 

  (科研处、生命科学学院、省豆类研究中心)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