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5日,依托我校组建的“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了教育部科技司组织的专家验收。验收专家组组长由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长江学者”骆清铭教授担任,组员为来自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7位专家。专家组听取了实验室主任范和平研究员的建设工作总结汇报和4个方向负责人的研究报告,并进行了答辩交流和实地考察,专家组一致认为,该实验室已全面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实现了预期目标,同意通过验收。
教育部科技司副处长刘德宝,省教育厅副厅长黄俭、科技处副处长饶贵安等领导出席了验收会,我校校长杨卫东、副校长张英及科研处、化环学院、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和有关单位30余人参加了验收会。验收会由刘德宝副处长主持。
验收会上,杨卫东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各位领导和专家多年来给予学校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科学研究及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希望专家对我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黄俭副厅长代表省教育厅做了讲话。刘德宝副处长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背景、定位和功能做了简要说明,并对此次验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实验室负责人及学术骨干就实验室立项建设三年来的主要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代表性成果和今后工作设想等进行了详细汇报。
“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201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组建的。自建设以来,实验室定位于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凝炼形成了“新型柔性太阳能电池”、“微流控光功能器件的开发与应用”、“光电化学辅助材料合成与应用”和“光电化学材料环境友好化”四个研究方向,研究队伍初具规模,引进13名全职青年科研骨干,聘请了6名国内外高水平客座教授,培养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名,创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培养研究生55名;承担和完成了纵向科研项目3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5项),总经费超过2600万元;获省部级、市级奖励各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4项,授权14项;发表SCI、EI论文59篇;设立开放基金项目22项,总经费49万。主办或协办高水平学术会议3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40人次以上,派遣5名老师去国外研究访问。通过建设,实验室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条件建设、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促进了学校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提高,扩大了学校的学术影响。验收专家组还对实验室今后的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希望实验室加强国内外合作,增强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
黄俭副厅长在总结讲话中表示,重点实验室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希望学校以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为示范,引领其它科技平台的建设和学科的发展。
刘德宝副处长代表教育部科技司,要求重点实验室要认真领会和落实验收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湖北省教育厅与江汉大学对该重点实验室今后的开放运行继续给予大力支持。
(科研处 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