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杨校长在第五、六期校长午餐会上分别以“就业”、“求学”为主题,与十四位来自不同学院的学子们进行了热烈的交谈和探讨。
来自教育学院的王斌提到,自大四以来,他便在校内外多处招聘会奔忙寻找工作,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职位,是自己锻炼不够、还是就业单位眼光太高……种种猜测困扰着她。对此,杨校长给出了他的解答。
杨校长说,学生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毕业就是精英的时代早已过去,在中国当下这个社会,大学生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每年那么多毕业生中不可能都是精英,如果每个大学生硬是在毕业后给自己定位成精英,然后带着这种自发形成、或他人期许下的“体面”去寻找工作,便可能会在现实所反馈给你的差距中感到失落和沮丧。
“我去了很多招聘会,但是几乎没有对口我们专业的工作”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的易妃林说道,“我看了看,现场提供最多的就是市场销售,而我们又是学的生物,每次去了现场,看到没有面向我们专业招人的企业,便失落而归……”
对此,杨校长并没有直接回答大家,而是先提到自己的求职经历。杨校长从本科到研究生都是学的历史,在读研究生期间,写过书、翻译过书,写了100多万字的文章,然而,当已经达到历史学专业深层次领域的他,在毕业后却从事了一份与历史毫不相关的工作――研究工业经济,在接触后不久,杨校长在这片新的领域又耕耘出一份成就,然而不久,杨校长又被调到农业部门这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尽管如此,在他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下,依然收获颇丰,所撰写的文章获得武汉市市长批文认可。
杨校长说,一个学文科的学生,除了有些比较特别理科性质的专业研究单位外,哪里都可以去,大学生要知道怎么去学习,不要把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结合得太紧。毕业后寻找工作时,职位对不对口不是看学生的专业,是看能力。杨校长还说道,学习生物的同学,完全可以去做销售,并列举了很多西方成功的例子,鼓励学生们多去挑战,不要把自己束缚得太紧。
对于现在很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毕业后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并且工资高的工作是许多人的渴求与愿望,但现实证明,二者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兼得,来自继续教育学院的戴危便有这个困扰,毕业后的他很想当老师,但是在较低的薪水问题上却得不到家人的理解。
杨校长说道,如果自己的爱好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挂钩,那么我们也许可以做一个选择:在工资低、但感兴趣的工作面前,我们当然择其爱好,有兴趣是促进成功的动力之一;但是,如果遇到的工作都不是很喜欢,那就暂且退而求其次,先选择工资高的职位就业,有些工作,我们一开始做感觉很陌生,但是时间久了没准发现还不错,培养出了感情。“学生们要大胆地去找,慢慢地去找,现在的第一份工作和以往大不相同,不再是一选定终身,现在自由度大了很多,我们要学会骑马找马,一方面,我们可能在骑马的过程中,找到一匹我们想要的马;另一方面,我们可能在骑马的过程中,渐渐爱上这匹马……”
在学校的教学工作方面,有同学提到少数老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等情况,认为广大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意义何在。对此,杨校长指出,目前学校在教学的方式上正在进行改革,今后将会逐步改变以“教学,老师,课本”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同时改变以往的考核方式,通过多次的作业、考试,形成全过程的教学管理,真正让学生学到知识。同时,老师也应该由过去的教知识转变为现在教方法和思辨能力,培养的学生应拥有较高的素质,有学习能力,能够在社会中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
当谈到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时,大家一致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将同学们对于专业课的学习激发出来,才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好专业课程,以真正地学到实用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学并快乐着。对此,杨校长也表示十分地赞同,并表示学校的学分制教学为同学们提供各种选修课,目的就在于希望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同时,杨校长再一次强调了“全员科研”理念,他指出,每位学生都积极地参加科研,因为参与科研将会最大限度的激发同学们的创造性。
针对大部分学生提出的早晚自习问题,杨校长进行了说明。他指出,作为大学生,要区别大学与中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学会转变学习方式。在中学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很难懂得如何自主学习,而在大学一年级的同学中推行“一年级工程”,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规范。在此基础上,杨校长进一步对同学们提出了希望,他指出,校训首要就是“立德”,同学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明确目标,做一个文明的人,做一个有教养、有道德的人,而讲德并不是空的、理论的,应该成为一种良好的行为,学校的学生行为守则就很具体地对学生们的日常行为做出了要求。大家要充分发挥自我管理的作用,自觉维护学校的秩序、公共财产等,因为这同时也是维护自己的权益。
最后,杨校长强调,大学四年的学习时间非常宝贵,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大家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利用好这四年的时光,并以俞敏洪在校读了800书为例,建议大家平时要多读书,给自己制定读书计划,强调要将读书当做爱好、习惯。
会上,学校教务处有关负责同志还现场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选课系统等方面的问题。
(校学生记者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