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江大要闻

炳灵学术论坛•江大人的科研故事

时间:2021-07-07 16:30:28浏览:2712设置


编者按:今年初,我校创立了“炳灵学术论坛”科研宣教平台,以“交换思想、交流学术、交叉学科、交融团队”为宗旨,旨在搭建“科研典型、身边榜样、深度交叉、多点群发”的科研交流新机制,促进学院(机构)、学科及科研平台间的合作交流与交叉融合,营造浓厚科研氛围,促进学校科研跨越发展。5月上旬,学校举办了“炳灵学术论坛”启动仪式,论坛上,主讲专家与师生分享了各自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心得体会,他们用亲身经历的一个个科研小故事,激励着广大师生不忘科研初心、砥砺前行,为努力建设高水平城市大学接续奋斗!

                    科研处  党委宣传部


炳灵学术论坛·江大人的科研故事(一)

科研路漫  笃行求索

生命科学学院  熊飞

  


熊飞简介

    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自然地理学博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访问学者,湖北省汉江流域特色生物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为河流鱼类多样性维持机制及其对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生物监测与评价、湖泊生态保护与修复。主持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4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出版专著1部。



记得我刚进入江汉大学工作的情景,那时踌躇满志,一腔热血,立下科研初心。15年过去了,回望来时路,历尽艰难,不言放弃,拨云见日,终有收获:一个稳定进取的团队,几间宽敞明亮的实验室,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漫漫科研道路上,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刚开始面临着各种迷茫和困难,没有项目、没有人员、没有团队、没有仪器设备,一个接一个的困难。多亏那份坚守,一点点克服,一步步成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现在回想起来,“三个环节”非常重要。

一是突破基金申请。青年基金非常重要,它是科研“青椒”的第一桶金,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科研启动资金,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我们的信心,让我们充满热情,在科研道路上勇攀高峰。所以,应该立志在入职后3-5年内拿下青年基金。

首先要坚定信心,信心来源于对科学问题的专注和积累。我们学校也有硕士讲师,在“三无”(无博士学位、无副高职称、无科研平台)的条件下拿到基金。因为申报书写得好,前期有很好的研究积累,把劣势转化为了优势。尽管平台有限,但申报书写得很好,评委眼前就会一亮,反而会更加支持。我博士毕业当年由于工作的调动没来得及申请基金,第二年写了一份申请书,但落榜了,主要原因是没有经验,研究内容过于宽泛。次年继续申请,对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凝练,便一举中标。对于青年老师来说,博士研究生期间都要很好地研究基础,攻下青年基金应该有信心。

其次要坚持不懈。我曾经评审一份项目,申请者很坦诚写到:“本年度已是本人第五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屡败屡战,锲而不舍,从最初的不获认可,到去年得到各位专家的肯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当然距离高水平研究人员成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会继续努力,非常感谢各位专家的中肯意见和建议。虽然仍未能获得国家基金的资助,但本课题组在学校和兄弟单位课题的支持下,多年以来持续在该区域进行调查、研究,目前已经发表论文1篇”。后来我注意到,当年这个项目获批了,那份坚持和努力终有回报。只要我们立自信、讲技巧、下功夫,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终将厚积薄发。

二是指导学生科研。2010年,由于科研项目的需要,没有研究生,我就从生物技术专业大二学生中招了4名学生组建学生科研团队,开始了指导学生科研的历程。经过系统地培养,这些学生成了得力的科研助手,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团队开展了“汉阳六湖连通工程湖泊水质及生物多样性调查”,获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团队,团队负责人阮柏野同学以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汉阳湖群表层沉积物磷含量分布特征”发表在核心期刊《水生态学杂志》2012年第5期,其毕业论文“汉阳湖泊水栖寡毛类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几番实践,创新性提出了“科研导向式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通过科研这条主线,把学生个性化培养、自主性学习、研究性教学等人才培养理念融合在一起。以科研训练为主线,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分为基础训练期、社会实践期、项目参与期和创新提高期等4个阶段,由导师团队(3-5人)引导学生团队(4-6人)依次开展开放性实验训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科研项目研究、毕业论文设计和研究,循序渐进、系统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该模式已在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园艺、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该培养模式实践中,指导本科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9篇,其中本科生第一作者论文5篇;指导学生科研项目26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项、校级重点项目5项),指导学生获奖7项,指导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5篇。学生在大学毕业时,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毕业后在工作中能力突出,表现优异。实践证明,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以及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是组建科研团队。科研需要氛围,需要协作,需要建立团队。一个良好的团队,具有浓厚的科研氛围,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10多年的奋斗积累,我深知科研不易,要想更好地开展研究,需要团队的力量,青年博士的发展更需要团队的支撑。2019年开始,我开始筹划组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科研团队。

通过现有资源整合和研究方向凝练,目前团队已形成了稳定的研究队伍和明确的研究方向,建立了固定的实验场所,采购了精密的仪器设备,制定了具体的团队建设和管理制度,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团队核心成员10人,以青年博士为主,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紧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长江大保护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研究,重点开展武汉湖泊生态保护和修复、长江上游河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修复等方面研究。经过共同努力,团队成功入选江汉大学学科特色方向协同创新团队,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农业农村部项目2项、横向课题5项。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6篇、核心期刊论文4篇,授权专利3项。2名教师入选武汉市学科带头人和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团队为生物学重点学科、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及汉江流域特色生物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学科、平台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要大力弘扬这种科学家精神,专注自己的科研事业,坚定信心,坚韧不拔,坚持不懈。



炳灵学术论坛·江大人的科研故事(二)

潜精研思   矢志前行

人文学院  李明

  

李明简介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传播学博士,文化产业系主任。主要从事文化产业管理、城市传播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等项目9项,参与国家985新闻传媒与媒介化社会创新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3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2部,发表专业论文30多篇。获武汉市人民政府优秀博士奖助金,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武汉市岗位建功立业女明星”称号。


2015616日,这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天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示期结束,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写道:“博士毕业四年,我相继独立获得了省厅级、部级、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完成人生重要蜕变。”喜悦、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同时来自四面八方的祝福裹挟着巨大的幸运感向我袭来。我用短短四年的时间申请到了不同级别的科研课题,其中有两个是省部级以上课题。我足够幸运,但绝不仅仅是幸运。回首自己走过的科研之路,我觉得有三点最关键:有规划、有准备、能坚持。

刚刚入职江大的时候,我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4-5年内至少要申请到教育部课题,但也不好高骛远,先从省厅级课题开始申报,积累经验和前期成果。2011年底,开始着手申报省教育厅课题,获得了立项。接着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尝试申报教育部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在2013年成功中标。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的立项无疑给予我巨大的鼓舞,2015年乘胜追击,大胆地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实当时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一举中标。从课题申报轨迹来看,我是在有规划有目标的大前提下做到了步步为营。

“机遇总是光顾有准备的人”,我认为这个准备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要有积极的心理准备,课题申报并不都是一报即中,尤其是高级别的课题,中标难度更大。学术界高手云集,每一次申报都是一场厚积薄发的PK,尽管中标机率小,但从一开始就要做好心理准备,每年坚持申报,将每一次申报当做经验的积累。我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是申报了两次才成功的。第一次申报是2012年,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自己在文献综述撰写、研究观点表述、研究方法选取等方面收获颇多,这为我2013年的成功中标打下了良好基础。第二个准备是课题准备,首当其冲的就是选题准备。一个好的选题就等于课题申报成功了一半,高级别项目的申报尤其注重选题。选题的选取和确立一定要聚焦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翻开每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指南,就会发现在指南提供的选题中,绝大部分都是围绕新技术、新现象、社会热点问题、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制度安排等展开的。国家的发展需要智库,选题是否重视了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也会决定你的申报是否能成功。在提倡学科融合和学科交叉的背景下,选题的确立还可以尝试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如何跨?如何交叉?我个人认为有三点可以做:一是打擦边球,二是选题本身注重学科的综合和交叉,三是在研究过程中适当借鉴和运用跨学科的理论范式。综合以上三个方面,剖析我自己中标的选题《社会化媒体视阈下的城市传播研究》,不仅对应了指南中的第32个选题《新媒体环境下的城市传播研究》,而且具备了三个特点:一是关注了新媒体技术;二是城市传播研究的包容性很强,可以涉及城市公共信息传播、城市舆情控制与引导、城市形象传播、城市文化传播等研究,选题研究空间较大;三是可以跨学科、借鉴多种理论范式,包括传播学、情报学、公共管理、社会学等。当然,在撰写课题申报书的过程中,呈现的研究思路一定要特别明晰,而且突出自己的创新点也尤为重要。

科研就是一场修行,既是对学术水平的淬励,又是对意志的磨练。因此,能坚持,不怕吃苦,也是成功申报课题和潜心科研的必备条件。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大概都曾经有过灵感突然闪现的激动体验,但那不是随随便便轻而易举就能降临你头脑里的,而是长期殚精竭虑执念于一个问题的思考和钻研后,才能得到的一种赏赐。从这一点来看,申报的技术性技巧绝对是次要的,而踏踏实实的学术态度和辛勤的劳动付出才是最重要的。从事科研工作以来,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挑灯夜战,记不清在电脑上敲下了多少文字,前两年看到自己头上冒出来的白头发时觉得触目惊心,有时候在想,这也许是高校教师的宿命,其实不然,教学和科研本就是高校教师的本职工作,既然入行,坚持科研,既是对本职工作的一份坚守,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奉献。因此,作为一名高校的科研工作者,我们既要有“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心态,还要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前行气魄。



炳灵学术论坛·江大人的科研故事(三)

 恒者行远  思者常新

体育学院  吴钰祥

  

吴钰祥简介

江汉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分会高级会员,Smart Materials in Medicine期刊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医学工程、可穿戴器件、生物医学影像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武汉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1项,武汉市体育局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在Science Bulletin,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Advanced Sustainable System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等期刊发表论文20篇。

  

十年前,我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全国排名第一的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毕业,放弃了一线大城市龙头企业的高薪offer,从武汉东头的喻家山,拎着行李,乘车两小时,来到了武汉西头的三角湖。33公里的路程背后,是人生的重要选择。而决定这个选择的,是把冷板凳坐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初心。

坚守——科学研究

当时,对专业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的生理参数测量,还停留在手动间断性测量的水平,如何通过在体、无损、连续监测和便携的手段,建立自动化程度高、测试结果准确、信息反馈迅速的监测和评定体系,提升我国体育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提高我国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增强我国运动员竞技能力,是有明确痛点而我又想探究的方向,是生物、医学、光电、体育等多学科交叉领域,却又是大家认为很难做或者没有明确经济收益的领域。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团队,只能让自己先变得强大。在书桌案头上学、在座谈交流中学、在现场教学里学。我带着问题开始了研究攻关,把研究与实际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寻找突破口。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2016年,科研上终于有所突破,我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为了体育学院第一个自科基金获得者。随后,科研上积累的势能逐渐转化,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国内外体育科学领域得到了较高评价,形成了体医融合的特色研究方向,主持国家自科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多项,在国际和国内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9项(已授权6项),申请并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

开拓——资源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先后两次考察武汉时表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科技攻关要摒弃幻想靠自己。江汉大学正朝着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迈进,科研氛围日趋浓厚,科研人才日益集聚。在这种好的势头下,我作为科研队伍的一份子,更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广泛开拓资源,加强科研合作,顺势而为,积极创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使命,努力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通过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我结识了本领域很多优秀的人才,并通过科研合作攻关,与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形成了良好而深入的资源融合,扩大了我们科研团队的朋友圈和学科视野,并基于前期的合作,规划了一系列重要国际合作和国家级课题。

传承——团队打造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学习和研究的氛围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导师就是要识才、育才、用才,培养更多科研人才,让实验室好的传统持续传承,对国家、对社会、对学校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团队的学术氛围非常融洽,宽严相济,师生之间没有隔阂。如果学生们遇到各种难题和瓶颈,比如实验做不出来、程序调试不好、文章写不下去,他们都会主动和我沟通,寻求指导。我也会鼓励他们,并且和他们一起想办法,从思维困局中跳出来,寻找新的解决途径。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在实验室或电脑前鏖战到天光大亮,学生终于有了显著进步,获得省级大学生科研项目3项,校级重点科研项目4项,校级创新项目6项,本科生在专业期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6篇。这使我信心更坚、脑子更活、底气更足。未来几年,我相信研究团队在基础研究、国家重大需求、国际合作等方面会有更进一步的进展。

20209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指出,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这为我国加快新时代科技创新步伐指明了方向,更为我们科技工作者设定了值得追求一生的目标。研究真问题,敢啃硬骨头,咬定大目标、大方向、大追求和大原则不放松,拼搏奋斗,勇攀高峰,争创一流!“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与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们共勉!



炳灵学术论坛·江大人的科研故事(四)


用心沉淀  静待花开

商学院 李荣

  


李荣简介

江汉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产业创新与绩效评价,现为城市圈产业创新研究中心成员。先后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1项、湖北省科技厅1项、省教育厅人文社科1项,武汉研究院项目1项,参与团队横向项目4项。以独撰和第一作者的身份分别在《经济问题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等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在江大的8年时间里,我感受到大学老师的生活是很有弹性空间的,如果不做好时间管理,就会被各种琐事充斥着。这让我想起读书期间一个很优秀的师兄最后选择留校,我当时很好奇地问他,为什么留在学校,他说因为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
   说到做科研,我只是有点想上进,因为做科研很难,需要时间的沉淀,团队的协作,而且科研比较纯粹、简单,这也是我喜欢科研的原因。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科研的动力是什么,如何持续做好科研,也就是找到科研的兴趣是我在做科研,或者说在科研遇到困难的时候思考比较多的三个问题。
   初入江大,虽有过代课经历还是想把教学做好,会一直思考如何平衡教学和科研,甚至将两者视为在时间上是相互对立的关系。曾经出现的焦头烂额的感受印象深刻,明明准备好的内容,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却是依葫芦画瓢的效果,发现原来知道和讲出来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教学内容需要我们熟悉、理解并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来,这些能力在科研活动中都有锻炼;教学中通过备课、讲授加深了我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融通、寻根究源,能够促进自己科研的广度和深度。将自己对前沿的学习认识、科研心得等融入、更新教学内容,在这种重新加工和梳理中,为我做科研优化选题和思路提供新思路。与此同时,我把科研成果融入到上课的过程,与学生共同探讨相关问题,受到学生激发,达到教学相长。读书时曾被导师问到:“门你会怎么定义?”当时觉得很难,现在也觉得难,但明白科研中对于是什么的认识和探究过程能够帮助我更好理解其内涵和外延,帮我能更深入浅出地传授基础原理和知识;科研中强调的逻辑性也渗透到我的教学和生活中,在指导学生论文过程中,会碰到学生题目和内容不符,研究目的和意义模糊。在碰到一本教材时,我会习惯性思考它的逻辑性和框架结构。似乎印证了教学是流、科研是源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明白了科研和教学的关系后,我也能更静下心来去做科研,以实现自我突破。刚进到学校,上好专业课的同时,会希望通过科研找到自己的归属感;两三年后会考虑根据职称的要求,提高论文发表、课题的数量和质量,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添砖加瓦;职称评定后,还是会想要通过科研来不断提升自己。读研期间在完成一个政府发展规划课题时,表弟问我:“他们会按照你们写的来执行吗?”当时自己也很犹豫,但我们通过大量实地走访调研数据收集,结合他们的想法和思路不断深化,我们作为第三方尽量做到顶天立地,既能够接地气,又能够有高度,我们做的事情才有价值。

8年的科研过程中,对我影响最深的是科研时间的分配问题。比如课题需要考虑什么时候申报、论文的有效性等问题;比如课题项目申请通常集中在寒暑假期间,在刚开学的时候可能会比较忙。论文的写作、发表、见刊也需要注意到时间问题。

我有一个师兄工作后换了研究方向,前期投入非常大,我经常看到他在同门群里和朋友圈发他的观点和研究进展,还参加各种论坛活动发圈。起初我不理解他怎么这么活跃,后来才明白他在很努力寻找交流的机会。这就回到我思考的第三个问题,怎么让科研能够更有持续性。好的研究方向很重要,但更需要团队来实现突破,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创新的源泉,也是未来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数据结果,不同学科的人看问题的切入点不同,就可以有更多论文发表。自己的论文别人一眼就能够看出来还可以怎么更合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他们可能是你的同门,也可能是你的同事,还可能是你的学生,一起攻破同一个方向,研讨科研问题、分享科研成果,通过学科交叉互补,带来思想碰撞,即使遇到困难,智慧的合力以及精神的相互鼓励也会帮助你不断成,攻克学术的难关也将不远。



炳灵学术论坛·江大人的科研故事(五)

满怀热情 不忘初心

化环学院 周珍

  


周珍简介

江汉大学化环学院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分析化学博士,武汉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分析化学与环境科学研究,研究方向为新材料环境友好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博士后面上项目一等资助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省教育厅项目1项,横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多项校企合作横向项目。科研成果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SCI引用700余次。


我从18岁踏入江汉大学,就与这座美丽的校园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2004年第一届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时至今日已十七载。本科毕业以后,我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博连读,虽然人在北京,但是研究课题还是围绕武汉地区开展,研究生的5年时间依旧是与武汉和江汉大学紧密联系的5年。博士毕业以后,一心等待机会,如愿回到母校任职。作为一个熟悉江汉大学近20年发展历程的“老江大人”,在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时候也有迷茫和彷徨,凭着满腔热情,多年来对学校的认同,秉承初心,我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研道路。

一个人在工作单位的时间比在家里都长,与同事之间的相处比父母兄弟还要频繁长久,工作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辈子的事。确实,从毕业找工作开始,我们就像找对象一样挑选、对比。在我们精挑细选之下,我们选择了江汉大学,江汉大学也选中了我们。在这里,不管是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硬件条件、研究方向等,都有我们看中的地方;同时,学校选择我们,也给了我们施展拳脚的空间。适应工作岗位,认同学校,好比适应家庭生活认同家人一般。遵从初心的选择,是快速适应新环境新岗位的基础。

对刚刚从学生身份转为教师身份的新人来说,虽然科研是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在博士期间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然而,进入学校首先要面对的不是如何做科研,而是如何上课,同时还有学生时期没有接触过的各种公共事务和行政事务。面对新的挑战,挑战与机遇一定是并存的,何不在尝试中寻找机会呢?科学研究需要人员参与,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初期阶段,我们可以通过教学,将科研思维引入到本科教学中,融会贯通,吸引有研究兴趣的本科生参与进来,并逐步培养成研究生。科学研究还需要申报项目、管理科研经费、采购设备和耗材,以及管理实验室等,上学的时候都是导师负责了这些部分,而当我们从学生转为老师身份的时候,将是自己科研队伍的管理者。充分利用做公共事务和行政事务的机会,了解校内外各职能部门的职能和办事流程,熟悉相关工作人员,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能力。人生所有走过的路,都不会白走,抓住挑战中蕴藏的机遇,也是我们科研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修炼!

在协调好教学和公共事务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安心开展科研工作。这个时候将面临研究方向不明确、实验硬件资源有限、独自一人精力有限等各种困难,这些也是造成新进教师在科研道路上迷茫甚至迷失的主要原因。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调整心态,扩宽视野,在校内结识志同道合、专业相近、研究领域相似的同事,组建研究团队或者参与已有的研究团队。团队就好像上学的时候导师建立的课题组,在团队里面人力、财力和物力共享,技术相通互补,大大提高了个人的科研实力和水平。当然,参与团队也需要我们心胸宽广、以诚待人,放下利己主义的个人思想,舍得为团队贡献自己的思维和技术,相互信任和帮助,以团队的共同利益为首要,进而在团队中锻炼提高自己。

科研之路,是大部分教师必须走的道路,不论是为了解决科学问题、体现个人价值,还是为了晋升职称、提高待遇,我们或多或少都需要在科研道路上奋斗。对于一件必须做或者不得不做的事情,相信大家在学生时期已在技术层面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在进入工作岗位,“心气”可能是走在科研道路上最重要的自身力量。让我们满怀热情、不忘初心,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徜徉奔跑吧!




炳灵学术论坛·江大人的科研故事(六)

谨记理想 艰苦奋斗

教育学院  许磊

  


许磊简介

江汉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湖北省心理学会监事,湖北省心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武汉市心理学会监事,武汉市心理学会生涯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湖北省第七批“博士服务团”先进个人,江汉大学“十佳辅导员”、“十佳班主任”、“青年岗位能手”。主要研究领域为关注网络认知学习心理,社会认知心理,心理测量与统计等相关领域研究。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1项,省市级项目7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出版专著1部,以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SCI论文2篇,CSSCI论文8篇,其中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自以辅导员身份入职以来,九年时间,我从辅导员转到实验员,再转到专任教师,成为了学校既是“十佳辅导员”又是“十佳班主任”的教工。这段经历在很多同辈看来,是所谓“华丽的转身”,是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模板”之一。但是在我自身看来,这就是一个普通的自我实现的故事。如果说这段经历能够给其他同仁和学生们一点启示的话,我想无外乎“勿忘学术理想”这6个字。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理想”和“目标”并不一定是完全统一的。“目标”可以是金钱、职务、职称这些外在的东西。为了达到目标,可以暂时“卧薪尝胆”,但是一旦目标达成或者长期未能达成,行为都将失去动力。“理想”是内在的,即便没有任何外在的奖赏或惩罚,行为依然会持续。哪怕艰难险阻,追求理想的过程本身就是快乐的。不难看出,坚持不懈的科研工作,需要理想来支撑。

2007年从华中师大心理学院本科毕业时,我的“目标”是一份还不错的工作。这个目标达成得十分顺利。很简单地签约了一所省级示范高中,负责高一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对口,事业编制,或许是很多人的梦寐以求。不幸的是,才入职没几个月,就有一个高三学生在校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事件轰动网络,虽无我的责任,却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20岁出头,短短几天内经历了家长冲击学校,灵堂为学生守灵等事件,其中酸楚痛苦如今想来依然心有余悸。人总要经历些什么才能成长,事件平息后,我的理想才渐渐清晰,或许我真的没有天分通过心理咨询去帮助学生,但我可以通过学习与教学心理研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生活。此后,便决定辞职考研。2009年考取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研究生,2012年毕业后到江大教育学院做辅导员,同年转岗至江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014年考回母校华中师大攻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研究生,2017年博士毕业后转岗至心理学系成为专任教师。一路走来,这个理想从未改变。

与许多普通的“青椒”一样,博士毕业在江大面临的最大困难可能就是没有科研团队。习惯了大军团作战,如今“一夜回到解放前”,难免不太适应。研究生太少,带不了;本科生太忙,用不上;新课太多,备不完。未必是巧妇,但米是真的没几颗。一开始我也很困惑,直到一次座谈会上,听到一位同事说:“博士毕业,我们都是有着学术理想的”,才恍然想起:辛苦折腾这么多年,追求的是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助人助己这样的理想,并不是几年内评上高级职称这样的目标啊。正如艰苦创业的梦想家们,出场即满级还谈什么理想?在这样的信念下,几年来一边独自耕耘,一边默默地为学院的团队建设工作贡献力量,如今初见成效。首先,是贯彻“把本科生当研究生培养”的思想。很多老师觉得本科生水平不够,把带毕业论文看作痛苦的任务。我却把带毕业论文看作没有研究生可带时最宝贵的资源。只要好好带,本科论文完全可以达到甚至超越部分专业硕士毕业论文水平。近年来,我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从选题开始即实行研究生式的培养模式,以现有和拟申报的项目为依托,集体系列选题,集体采集数据,每周例会讨论,多次预演答辩,集体修改投稿。目前已有学生毕业论文发表在了学校认定的AC刊上。其次,是坚持“吃亏是福,做好自己”的信念。科研团队没有制度约束,顺利开展合作靠的是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认可。没人愿意跟凡事斤斤计较,挑肥拣瘦,只想着投机取巧的人同坐一条船。普通“青椒”,要得到同事的认可,必须要肯吃亏,先做好自己,再带动他人。很多人认为教师承担部分行政事务是额外工作量,是负担。我却认为参与行政事务是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校情并被同事熟悉的最好途径。没人愿意值的班,我值;没人愿意开的会,我开;没人愿意上的课,我上;没人愿意带的学生,我带。加之几年来自己科研上的一些成绩与指导毕业论文的成效,终于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正如一位前辈所言“也就是你,能让通讯作者亲自来改错别字”。有了上述基础,我的路开始越走越宽。今年担任心理学系副主任之后,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开始试点将自己的经验推广至全系。从大二学生开始,即根据学生意愿将学生分配至各科研团队。将学生科研立项、本科毕业论文和考研辅导工作全部纳入团队工作范畴,希望以此既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又帮助每一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建立起自己的学生团队。此举也得到了学生和老师们的积极响应。

我的科研故事既不“励志”也不“凡尔赛”。仅希望能以此唤起青年同仁们曾经的学术理想和热情,努力做一个普通而自信的“青椒”。我也相信,如此坚持下去,不久的将来,我辈教师,乃至整个江大,悄然间都会不再普通。

  

  

文图来源:科研处

编辑:赵明

审核:刘进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