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校联合主办的“橘颂・首届两岸现当代诗学研讨峰会”隆重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9-30浏览次数:1104

 914日上午,由我校与荆州市文联主办,湖北关帝文化集团、《江汉学术》编辑部承办的“橘颂・首届两岸现当代诗学研讨峰会”在荆州市博物馆开幕。来自台湾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多位两岸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当代新诗诗学研究的现状、走向和前景。

  峰会开幕式由我校校长助理邵红研究员主持。我校校长杨卫东教授为峰会致辞,对“荆州古城的‘古’和现代新诗的‘新’相互碰撞,海峡两岸汉语新诗一脉双生交相辉映”的两岸诗学峰会致以良好祝愿并寄以厚望。

  荆州市委宣传部幸敬华部长介绍了荆州的历史文化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认为两岸诗学峰会不仅将为两岸文化深度交流提供新的范本,也必将为本地乃至两岸诗人、学者提供智性的启迪。

  开幕式后,由来自台湾亚洲大学的教授、诗人简政珍先生主持首场学术活动,台湾逢甲大学教授郑慧如女士和北京大学副教授姜涛先生分别以《台湾当代诗的伪命名与先发命名》、《“历史想象力”如何可能》为题进行主题发言,两岸著名学者诗人臧棣、廖咸浩、张桃洲、杨小滨、白灵、段从学、钱文亮、颜炼军等与之进行了精彩纷呈的互动与研讨。

  14日晚和15日,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探讨了现当代诗学的发展前景和诗学研究成果。峰会召开期间,学者们还考察了荆州市博物馆、荆州古城墙、荆州楹联博物馆。面对省内媒体,两岸诗学杰出诗学学人的代表性学者、诗人们结合荆州独特的历史文化,对如何以当代诗歌为载体,重视诗教、诗疗的传统与创新,从启动灵感、开悟心灵出发,开掘本土人文底蕴结出文化硕果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

   “所有的短暂都长于永恒!”台湾大学廖咸浩教授挥毫写下诗句,以诗的超逸和禅的智慧道出了与会诗学界同仁的心声。

  此次峰会的研讨成果将在我校《江汉学术》“现当代诗学研究”教育部名栏上刊出,并将收入由江汉大学现当代诗学研究中心主编的《群峰之上:现当代诗学研究论集》续编。    (江汉大学期刊社)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