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理想 坚定信念
切实践行党的宗旨 努力增强党性自觉
校党委书记 谭仁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这是党根据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全面总结党的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而强调的首要问题。与以往报告中党的建设部分比较全面地谈党的思想建设问题不同,十八大报告高度强调并准确聚焦坚定理想信念问题。报告强调,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因此,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切实践行党的宗旨,努力增强党性自觉,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要求,也应该成为每一位共产党员的政治自觉和政治追求。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员工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的决策部署上来,把理想信念的坚定和党性的自觉内化贯穿落实到推进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开创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一要树立理想,坚定信念。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决定着思想道德是否纯洁,决定着思想和行动是否正确。特别是逆境中的理想信念,是前进的帆,是希望的灯,是战胜困难经受考验的根本保证。当年毛泽东正是靠着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引兵井冈山,开展农村武装割据斗争,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解放初期,毛泽东同志曾告诫全党,要时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一个人一旦理想信念发生了问题,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精神支柱,就会变得目光短浅,不思进取,随波逐流,要么以追求腐朽思想文化填补精神上的空虚,要么以追求物欲享受来满足价值取向,要么与党、祖国和人民为敌走向政治上的反动。因此,紧紧抓住坚定理想信念这个问题,就抓住了根本,抓住了灵魂。井冈山的八角楼为什么有名?因为毛泽东在那里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思想,在“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革命低潮期,为根据地军民坚定革命信念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成分和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的多样化、多元化,很难避免滋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等消极腐败现象,这容易对人们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产生冲击,侵蚀我们的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甚至毁掉一批意志薄弱者。面对这些现实情况,我们必须胸怀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原则,辨得明方向;在金钱物欲面前,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在各种社会思潮面前,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而高校不是“世外桃源”,高校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高地,我们要有更多的冷静思考和更好的主动作为,要正确认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值得注意的情况,正确认识意识形态领域呈现的明显特点,正确把握和引导广大师生员工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门永不结业的必修课,把坚定理想信念贯穿落实到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领域。
二要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古语说“忧心非学不释,困惑非学不解,精神非学不振”。学习,应当成为每一个党员和干部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内容与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习对共产党员来说不是一般的阶段性要求,而是一个保持党性纯洁、践行党的宗旨、完成党的使命的重大任务和终身课题。邓小平同志指出,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变质,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有些同志党性观念不强,尽管情况不同、表现各异,但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没有重视理论学习。理论学习不够,理论修养不好,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就难以认清,就容易动摇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导致追求个人名利、贪图享乐;理论学习不够,理论修养不好,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就会不深不透,甚至出现偏差,也就难以跟上中央的决策,容易被一些负面影响乃至错误的东西所迷惑;理论学习不够,理论修养不好,眼光就会受到局限,就会站在个人、局部的眼前利益上看问题。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和动摇党性观念。社会实践每发展一步,理论修养就要跟进一步。这就要求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注重理论学习,打牢思想理论基础,提高运用党的基本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
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勤奋学习,不唯本本,不囿教条,敢为人先,勇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走前人没有走的路;要把勤奋学习,勇于探索,敢为人先作为共产党员重要的理论品质。学习探索一方面贵在自觉。要有强烈的求知愿望,如饥似渴、锲而不舍。我们必须看到,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党员、学习型干部,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谁在这方面缺乏敏感性,谁就迟早会被时代淘汰。另一方面贵在转化。要联系工作实际,进行深入思考,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世界观、方法论,转化为工作思路、方法和措施,转化为解决问题和全面创新的能力。要努力做到把学习探索的过程作为自我认识的过程、自我反思的过程、自我超越的过程,勇于摈弃那些过时的、陈旧的、落后的东西,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确立起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要通过学习、汲取先进的科学理论成果,掌握、运用好科学理论武器,研究分析当前学校科学发展面临的矛盾和挑战,凝聚各方面力量,有效化解潜在风险,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提高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谋划学校建设、促进教育发展、维护校园稳定的指导思想,使我们的理想信念有一个新的跃升。
三要求真务实,服务群众。求真务实,作为共产党人的内在品格,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反映。实事求是,需要勇气,更需要党性。毛泽东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典范。上井冈山之初,他注重开展调查研究,走遍了整个罗霄山脉,对井冈山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而周密的社会调查,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当时形势,制定出了井冈山斗争的路线、方针、政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在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以及今天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马克思设定的道路,也不是列宁实践的道路,而是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中国实际的道路。唯有求真,我们才能落地生根;唯有务实,我们才能走进群众,赢得人心。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宗旨意识,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时刻关注民生、服务群众、推动发展;要敢于破除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在想问题、办事情和做工作时都要从实际出发,把中央、省、市要求与高等教育发展实际、与学校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扑下身子,扎实苦干,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去抓,一件实事一件实事地去办,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面对人民群众的信任和重托,要切实增强党的宗旨意识,思想上尊重群众、相信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依靠群众,工作上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经常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出发,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本领,健全联系群众制度,提高服务群众的工作质量。要做到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就像当年苏区的干部那样,一切为群众着想,把群众的事情都想到了,做到了,因而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高校不是“象牙塔”,高校根本上是社会分工体系中职能日益突出、日显重要的社会机构。我们服务群众既要服务师生员工,也要服务社会公众,切实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领域落实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贯穿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夯实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员工要结合江汉大学“十二五”新一轮发展的实际,在学分制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学研用一体化与服务社会、学科专业建设与学校内涵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校区功能布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队伍建设、“顶层设计”与管理重心下移、改革发展与和谐稳定等方面主动作为,建功立业,施展抱负,实现理想。
要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推进重点学科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学校影响力,在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在服务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在关注校内民生、建设和谐校园等方面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为武汉人民服务,为武汉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要廉洁奉公,忠诚奉献。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党员干部必须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堂堂正正做事,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经得起考验、耐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一个人蜕化变质,往往是从理想信念上的动摇和蜕变开始的。透视一些人犯错误的深刻教训,无非两条轨迹:一条是从政治上打开缺口,另一条是从经济上、生活上打开缺口。两条轨迹的起点,就是理想信念发生动摇。理想信念一旦出现偏差,就像大厦失去了支柱,大坝动摇了基石,必然带来政治上的变质,道德上的堕落,生活上的腐化。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下,作为共产党员和党的基层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清正、清廉、清明,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自觉,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严守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在工作上生活上作风上自觉接受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在本职岗位上勤奋工作,忠诚奉献,不图名,不逐利,为党和人民鞠躬尽瘁。
一个政党的前途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态度和选择。如果一个党的成员只愿为自己谋利,而不愿为人民群众奉献,人民群众是不会拥护这个党的。所以,每个党员都应时刻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一切”作为自己的信条,积极担当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改革发展的坚定支持者、和谐校园建设的积极促进者,以实际行动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在对理想信念的忠实坚守和执着追求中,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始终维护学校的发展大局,努力实现学校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