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升全校师生员工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9-07浏览次数:2300

                            努力提升全校师生员工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江汉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副校长  周建民     

    今年9月11―17日是全国第14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本届推普周活动的主题是: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语言和文字是我们每天都不能离开的重要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文字工作肩负着提升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支持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重大使命。
  语言文字工作要为提升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服务。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在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的现代社会,语言文字被喻为人的“第二仪表”,良好的口语、书面语表达水平和语言综合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因素,对个人成长、成才和成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提高个人的语言文化素质,能为提高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打下基础。对于师生员工而言,如果语言文字素质不高,不仅制约校园文明程度的提升,也制约个人的的全面发展。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当前有两大活动载体要很好利用,也是学校下半年语言文字工作的重点。这两大活动一是“诵读经典”,二是“练习书写”。诵读经典既可学习普通话和朗诵艺术,又能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练习书写,加强汉字书写教学和训练,则不仅可以扭转“键盘输入”时代“提笔忘字”现象、遏制汉字书写水平下降的趋势,而且可以传承中国独有的汉字书法艺术,提高审美能力。我们要将提升全校师生员工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作为发展人才强校战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出努力。
  语言文字工作要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服务。汉语汉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标志和载体。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以方便沟通和交际,促进国内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和传承,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的主权与尊严,体现国家的核心利益。我们要将语言文字工作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有机结合,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语言文字工作要为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服务。“和谐的语言生活”就是要依据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好普通话与方言、规范字与繁体字、汉语言文字和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使其按照法律的要求在不同的领域和场合进行运用,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各展所长,促进语言生活和谐、健康地发展。国家规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公务活动、教育教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公共服务行业的基本用语用字,在此前提下,对法律允许使用方言、繁体字的空间要予以维护,对方言和繁体字所承载的特有文化(如书法篆刻艺术等)要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传承。同时要坚决纠正用语用字中的“崇洋媚外”倾向,依法规范商标、商品名称、广告、招牌中的中外文用字。对当前活跃的网络语言,则要根据网上网下的不同语言环境积极规范和引导,在非网络环境要慎用网络语言,防止不规范、不健康的网络语言向平面媒体、有声媒体和日常生活扩散。学校的教学、公务、会议、通信等领域,公文、标牌、校报、学报、校园网、海报招贴等载体要依法使用普通话与规范汉字。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即将颁布。纲要提出“提升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语言文字工作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结合”等语言文字工作的新亮点。“语言文字事业”的新概念则将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地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提高国民语言文化素质,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基础,为社会输送语言文字素质合格的人才是学校的己任。全校师生要共同努力,自觉担当起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字的责任,提升自己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化,把语言文字用得更规范、更精彩。齐心协力将语言文字这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做得更好,开创我校语言文字事业的新局面,并对社会发挥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辐射作用,为进一步优化学校形象,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再立新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