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感动变行动 用行动争取更大感动 2009年“感动江大”新闻人物颁奖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6-24浏览次数:2505

 “她要将遗体奉献给医学,角膜奉献给盲童,她什么也不准备给自己留下,但留下的却是仁者的风范,党员的形象。”“她平凡而高洁,她化泪水为财富,化汗水为洁净。她是普通的清洁工,既做教室清洁,又打扫人思想的灰尘。”……623,在2009年“感动江大”新闻人物颁奖典礼现场,激情朗诵的一条条感人肺腑、精彩优美的颁奖词,深深打动了每位观众的心灵,谱成了“感动江大”的动人音符。

为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引领作用,营造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学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2009年度“感动江大新闻人物”评选活动。经过各单位的推荐,组委会汇总20位候选人的事迹在校报上进行公示,全校师生员工包括退休老同志踊跃参与了投票。共收到了选票16731张,有效票15557张。根据投票结果,经组委会推荐,并报请校领导研究决定,屠兰祥、李忠铭、韩金玲、曹雪春、赖安、杨成香、王银、杨丽、顾震宇、张运利、梁秋萍、刘述明12位同志为“2009年度感动江大新闻人物”,祝学文、彭海、邵永胜、周信国、华秋月、喻正浩、周艳、李伟8位同志获“2009年度感动江大新闻人物”提名奖。他们成为江大师生热议的焦点人物,在校园里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感动潮”。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答案。“活着服务人民,死后奉献社会”,这是81岁离休干部、共产党员屠兰祥副教授的响亮回答。耄耋之年的她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百年后,把自己的遗体无偿捐献给武汉红十字会。

后勤集团清洁工杨成香在教育学院和外国语学院教学楼,可以说是一位知名人士。青年教师称呼她“阿姨”,不少学生叫她“干妈”。她把母亲对女儿的爱全部倾注到学生身上,学生遇到困难或感到压力的时候,她总是为他们排忧解难,化解压力。八年来,杨师傅拾到近千部手机和几十个钱包,都通过组织或其它途径还到失主的手中。

远离家乡的美国外籍教师赖安把江大作为自己的家,把学生当做最亲密的朋友,在这里他有一群兄弟姐妹。每周二晚的学校英语角活动他从来没有缺席,每周四乒乓球社团总活跃着他的身影,食堂里、操场上,他总是人群中特别而又普通的一个。

20092月,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等众多媒体把焦点聚集在一对姐弟情深的孤儿身上。姐姐辍学打工挣钱供弟弟读书,弟弟考上大学,姐姐却患上罕见重症,弟弟含泪发誓:“姐姐,我一定要救你”!他就是我校文理学院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王银。

生命科学学院08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杨丽从15岁开始每逢休息,就会去残疾邻居李家串门,看到地上脏了就赶紧拿起拖把;盆里有脏衣服,二话不说,卷起袖子就洗;看到没菜了,她便拎起菜篮子……李家女儿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家教,杨丽便辞掉兼职的工作,利用每年暑假,每天花5个小时耐心地辅导。春去秋来,转眼就是六年。邻居李登财夫妇感动地说:“杨丽比我们亲生女儿还暖心”。

  师生们纷纷对身边涌现出的“感动人物”钦佩不已,这样的感动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它显现出在江大美丽的校园里,先进模范的引领价值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和谐校园之风正在三角湖畔吹拂荡漾。

  据介绍,开展 “感动江大”新闻人物评选活动今年已是第三届,就是要树立一批先进典型、积累校园文化成果、增强学校软实力,这是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也是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品牌建设的需要。

  校领导谭仁杰、杨卫东、聂仕书、魏尚汉、邓传德及我校老领导余茂才等嘉宾出席了颁奖典礼。师生们盛赞活动:“大力树立先模典型,体现人文关怀,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的尝试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形式,很有成效”。《长江日报》、荆楚网、湖北电视台、武汉教育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活动作了报道。(晓流)

媒体链接:http://cjmp.cnhan.com/cjrb/html/2010-06/24/content_3523851.htm

http://news.cnhubei.com/gdxw/201006/t1248359.shtml

颁奖现场

获奖人:屠兰祥

获奖人:李忠铭

获奖人:韩金玲

获奖人:曹雪春

获奖人:赖安

获奖人:杨成香

获奖人:王银

获奖人:杨丽

获奖人:顾震宇

获奖人:张运利

获奖人:刘述明

获奖人梁秋萍的队友,代表梁秋萍接受主持人现场采访

(党委宣传部 高欣 摄影报道 )    

更多摄影报道请浏览党委宣传部网站:

http://210.42.72.130/JContent.asp?id=104917&dept=%D0%FB%B4%AB%B2%BF&category=%D0%FB%BD%CC%D0%C5%CF%A2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