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央刚刚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行了全面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又面向全社会公开颁布了《人才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方针,总体部署和重大举措。《人才规划》是我国昂首迈进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行动纲领,《人才规划》的实施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证,为在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中取得更多主动提供有力保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高等学校在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规划》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规划》从人才发展需求的角度,围绕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和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对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同时还提出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和重大政策措施,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保障,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是高校发展的重大机遇。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机遇难得,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校上下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坚持把人才工作放在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优先位置,紧密结合教育规划纲要和学校即将出台的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工作。
当前,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要组织全校干部和教职员工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人才规划》,深刻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战略意义;全面把握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准确理解人才发展的24字指导方针和八个方面的总体部署;认真落实“四个优先”的战略布局;清醒认识当前人才工作方面存在的“不够用”、“不适用”、“不能充分使用”等突出问题;牢牢把握“以用为本”、“突出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等人才工作的创新点和人才发展的战略重点;深入了解人才工作的十大政策和12项重大人才工程。第二,要联系学校实际,瞄准发展目标,认真实施即将下发的《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并结合《江汉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深入研究提出我校十二五期间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体制机制创新、重大政策措施和若干重大工程。第三,从武汉市和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深入研究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动态调控机制,适时调整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加大武汉市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的力度。第四,加紧细化实施方案,尽快启动 “双师型”教师,青年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科技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校内媒体要设立专刊专栏,加大对人才强国、人才强校战略的宣传,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舆论氛围。(江宣)
高等学校在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规划》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规划》从人才发展需求的角度,围绕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和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对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同时还提出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和重大政策措施,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保障,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是高校发展的重大机遇。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机遇难得,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校上下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坚持把人才工作放在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优先位置,紧密结合教育规划纲要和学校即将出台的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工作。
当前,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要组织全校干部和教职员工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人才规划》,深刻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战略意义;全面把握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准确理解人才发展的24字指导方针和八个方面的总体部署;认真落实“四个优先”的战略布局;清醒认识当前人才工作方面存在的“不够用”、“不适用”、“不能充分使用”等突出问题;牢牢把握“以用为本”、“突出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等人才工作的创新点和人才发展的战略重点;深入了解人才工作的十大政策和12项重大人才工程。第二,要联系学校实际,瞄准发展目标,认真实施即将下发的《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并结合《江汉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深入研究提出我校十二五期间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体制机制创新、重大政策措施和若干重大工程。第三,从武汉市和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深入研究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动态调控机制,适时调整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加大武汉市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的力度。第四,加紧细化实施方案,尽快启动 “双师型”教师,青年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科技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校内媒体要设立专刊专栏,加大对人才强国、人才强校战略的宣传,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舆论氛围。(江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