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在图书馆报告厅,学校召开了有校领导和全体中层干部参加的2010年的第一次工作部署会,时间恰逢植树节,主持人党委书记谭仁杰戏称此会旨在植江大事业之树。
校长杨卫东从8个方面回顾了去年的工作成绩。
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谋划学校发展
2、狠抓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去年,学校对41个本科专业进行了认真自评,根据自评情况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建设。生物技术、环境工程、市场营销被抽评的3个本科专业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的评估。美术学专业被批准为第四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被批准为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2009年,我校全日制学生共有210余人次在全国英语竞赛等各类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第五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获全国一等奖1项。18项学生科研成果在全国、省、市学科竞赛和科研成果评选中获奖。2006级法学专业学生参加2009年的全国司法考试,通过率达到65.6%,高出全国平均通过率32个百分点;外语学院2008级学生参加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到88.7%,高出全国高校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
3、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总体实力显著增强
2009年,全校纵、横向科研课题立项数为348项。在220项纵向科研课题中,获国家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91项,在国家基金项目立项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校纵、横向科研课题计划(拨款)、合同经费总额为2784.7万元,在2008年增长100%的基础上,2009年又同比2008年增长了67.28%。全校累计公开发表论文1450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达128篇(同比2008年增长了120.7%),标志着我校教师发表的论文水平不断提高。全年科研结题197项,其中通过鉴定(评审)15项,鉴定结论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国内领先水平12项。获省市奖励23项。获专利授权17项,有9项专利成果转让,实现了专利技术向应用市场转化的突破。
4、着力加强学科建设,申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学校全年学科建设投入经费突破1000万元,有了历史性突破,全面实施了学科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首次建立了校优势特色学科、校重点学科、校扶持学科三级校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完善了学科建设工作考核制度。化学工程与技术和基础医学两个一级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另外还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等5个学科被批准为市级重点学科。整合了9个一级学科,建设了14个学科基地和学科平台,初步形成了学科梯队,凝练了较有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
2009年全面实行新进人才公开招聘和人事代理制,首次面向校内外在全国公开招聘院长,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5、以理事会为平台,与社会互动办学进一步深入
2009年12月19日江大理事会成立,标志着学校动员社会力量办学的道路进一步拓宽。与此同时,与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分别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双方在学生选修第二学士学位、互派干部交流、选聘研究生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学科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共建合作。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汉阳区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6、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导向作用日益凸显
制定并实施了《江汉大学学院评价方案》(试行)。从体现学院办学核心竞争力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就业工作、学生工作等六个方面对全校承担全日制普通本科教学任务的学院进行评价,激励学院完成上级和学校规定的工作任务,形成办学特色。
7、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办学基础不断夯实
根据发展需要,学校完成了校园建设规划调整,加快了校园基础建设步伐。通过努力将学术交流中心和室内游泳馆增列为“十一五”校园建设项目,完成了市公安局湖滨派出所、学校保卫处用房、高尔夫学院建设工程,并交付使用;启动了师生活动中心建设,主体结构已封顶。学校还投入2040余万元添置实验仪器设备,建设了凝聚态物理和GE自动化等实验室,完成了实验教学信息管理和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以及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网络等3个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实验教学条件不断改善。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面启用办公自动化系统,为加快“两型”校园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学校档案工作顺利通过湖北省档案工作规范管理AAA等级评审。
8、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
杨校长部署今年的工作时指出,要抓好七大方面、24项工作,在会上,他着重强调了16项工作。
1、狠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整改任务的落实,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2、编制好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学校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3、狠抓教风建设,逐步形成良好的校风
今年我校要开展“教风建设年”的活动,去年底,学校专门下发了《江汉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建设的若干意见》。目前,学校《教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已经过多轮讨论并上校长办公会研究通过,在完善后即将印成文件下发。学校将从教师的上课、上课纪律、课余辅导、师德、教学质量监控等各方面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措施,狠抓教风建设。要大力开展教师教学评价和师德师风评价工作,大力推进和落实各级领导听课制度,加强教学工作的专项督查,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制度。一方面,要通过评选“江汉大学优秀教师”、“江汉大学教学名师”等办法,对教风好、教学质量高的教师,进行大力宣扬、表彰,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其榜样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教风差、教学质量不高的教师我们要及时予以帮助,促使其转变教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教风差、教学质量低而又屡教不改的教师,将实行淘汰制。
杨校长强调,无论是抓教风,还是抓学风,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要带头抓。
4、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5、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6、完善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
7、继续加强科研工作,逐步实现从重科研数量向重科研质量提高的转变
8、抓好引进与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9、认真抓好内设机构调整与改革,提高工作效率
10、修订完善管理体制条例,有序实现管理重心下移
11、深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激发教职工工作活力
12、不断创新完善科学的考核体系,提升管理水平
13、积极推进校企、校校、校区合作,加大与社会互动办学力度
14、以筹备庆祝江汉大学合并组建十周年为契机,完善办学条件和优化育人环境
15、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学校发展保障
16、切实办好师生员工关心的5件实事,即启动学术交流中心项目建设;完成师生活动中心建设并交付使用;建设一批空调教室;启动三食堂加层改造;解决好学生洗澡难问题,切实改善学生生活环境。
工作部署会上,谭书记要求大家学习、贯彻、落实今年的工作要点。他高屋建瓴,从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入手,层层剖析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走向、格局,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的预测,警示教职员工要有忧患意识,并对江大新一轮的发展作了具体部署。(雨田)
校长杨卫东从8个方面回顾了去年的工作成绩。
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谋划学校发展
2、狠抓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去年,学校对41个本科专业进行了认真自评,根据自评情况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建设。生物技术、环境工程、市场营销被抽评的3个本科专业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的评估。美术学专业被批准为第四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被批准为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2009年,我校全日制学生共有210余人次在全国英语竞赛等各类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第五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获全国一等奖1项。18项学生科研成果在全国、省、市学科竞赛和科研成果评选中获奖。2006级法学专业学生参加2009年的全国司法考试,通过率达到65.6%,高出全国平均通过率32个百分点;外语学院2008级学生参加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到88.7%,高出全国高校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
3、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总体实力显著增强
2009年,全校纵、横向科研课题立项数为348项。在220项纵向科研课题中,获国家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91项,在国家基金项目立项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校纵、横向科研课题计划(拨款)、合同经费总额为2784.7万元,在2008年增长100%的基础上,2009年又同比2008年增长了67.28%。全校累计公开发表论文1450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达128篇(同比2008年增长了120.7%),标志着我校教师发表的论文水平不断提高。全年科研结题197项,其中通过鉴定(评审)15项,鉴定结论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国内领先水平12项。获省市奖励23项。获专利授权17项,有9项专利成果转让,实现了专利技术向应用市场转化的突破。
4、着力加强学科建设,申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学校全年学科建设投入经费突破1000万元,有了历史性突破,全面实施了学科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首次建立了校优势特色学科、校重点学科、校扶持学科三级校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完善了学科建设工作考核制度。化学工程与技术和基础医学两个一级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另外还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等5个学科被批准为市级重点学科。整合了9个一级学科,建设了14个学科基地和学科平台,初步形成了学科梯队,凝练了较有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
2009年全面实行新进人才公开招聘和人事代理制,首次面向校内外在全国公开招聘院长,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5、以理事会为平台,与社会互动办学进一步深入
2009年12月19日江大理事会成立,标志着学校动员社会力量办学的道路进一步拓宽。与此同时,与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分别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双方在学生选修第二学士学位、互派干部交流、选聘研究生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学科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共建合作。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汉阳区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6、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导向作用日益凸显
制定并实施了《江汉大学学院评价方案》(试行)。从体现学院办学核心竞争力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就业工作、学生工作等六个方面对全校承担全日制普通本科教学任务的学院进行评价,激励学院完成上级和学校规定的工作任务,形成办学特色。
7、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办学基础不断夯实
根据发展需要,学校完成了校园建设规划调整,加快了校园基础建设步伐。通过努力将学术交流中心和室内游泳馆增列为“十一五”校园建设项目,完成了市公安局湖滨派出所、学校保卫处用房、高尔夫学院建设工程,并交付使用;启动了师生活动中心建设,主体结构已封顶。学校还投入2040余万元添置实验仪器设备,建设了凝聚态物理和GE自动化等实验室,完成了实验教学信息管理和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以及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网络等3个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实验教学条件不断改善。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面启用办公自动化系统,为加快“两型”校园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学校档案工作顺利通过湖北省档案工作规范管理AAA等级评审。
8、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
杨校长部署今年的工作时指出,要抓好七大方面、24项工作,在会上,他着重强调了16项工作。
1、狠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整改任务的落实,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2、编制好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学校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3、狠抓教风建设,逐步形成良好的校风
今年我校要开展“教风建设年”的活动,去年底,学校专门下发了《江汉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建设的若干意见》。目前,学校《教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已经过多轮讨论并上校长办公会研究通过,在完善后即将印成文件下发。学校将从教师的上课、上课纪律、课余辅导、师德、教学质量监控等各方面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措施,狠抓教风建设。要大力开展教师教学评价和师德师风评价工作,大力推进和落实各级领导听课制度,加强教学工作的专项督查,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制度。一方面,要通过评选“江汉大学优秀教师”、“江汉大学教学名师”等办法,对教风好、教学质量高的教师,进行大力宣扬、表彰,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其榜样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教风差、教学质量不高的教师我们要及时予以帮助,促使其转变教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教风差、教学质量低而又屡教不改的教师,将实行淘汰制。
杨校长强调,无论是抓教风,还是抓学风,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要带头抓。
4、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5、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6、完善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
7、继续加强科研工作,逐步实现从重科研数量向重科研质量提高的转变
8、抓好引进与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9、认真抓好内设机构调整与改革,提高工作效率
10、修订完善管理体制条例,有序实现管理重心下移
11、深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激发教职工工作活力
12、不断创新完善科学的考核体系,提升管理水平
13、积极推进校企、校校、校区合作,加大与社会互动办学力度
14、以筹备庆祝江汉大学合并组建十周年为契机,完善办学条件和优化育人环境
15、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学校发展保障
16、切实办好师生员工关心的5件实事,即启动学术交流中心项目建设;完成师生活动中心建设并交付使用;建设一批空调教室;启动三食堂加层改造;解决好学生洗澡难问题,切实改善学生生活环境。
工作部署会上,谭书记要求大家学习、贯彻、落实今年的工作要点。他高屋建瓴,从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入手,层层剖析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走向、格局,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的预测,警示教职员工要有忧患意识,并对江大新一轮的发展作了具体部署。(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