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专业结构调整 提升专业建设内涵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3-22浏览次数:1882

  2009年年底,湖北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对我校的市场营销、环境工程、生物技术三个本科专业进行了专业检查,检查组通过查看专业支撑材料、听课、调阅教学运行材料、核对状态数据等方式,着重对照《湖北省普通高学校校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从专业建设规划与培养方案、专业基础条件、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7个一级指标和21个观测点进行了全面的评估,从总体评价来看,我校受捡专业全部达到合格标准,在大部分指标上为优秀和良好,充分肯定了我校合并以来的办学成绩,肯定了我校的专业设置与建设符合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肯定了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同时也对我校专业建设上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校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紧贴武汉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快专业结构调整步伐,提升专业建设内涵。这次虽然只有三个专业接受了检查,但通过一年的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工作,使我校的其他专业对照建设标准得到了清理,也找到了专业建设上薄弱环节,看到了专业建设的方向。
  我校是一所地方性的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较齐全,学校合并后,在学科和学院重组的基础上,经过7年多的建设,学校本科专业的办学实力大大增强,办学条件也不断改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其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速度也较快,专业建设的成绩也是喜人的。到目前为止,本科专业已达53个,其中校级品牌专业11个,市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国家特色专业有2个,特别是短短两年的时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和美术学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使我校的专业建设正朝着逐步形成优势专业、特色专业的方向迈进。但是我们还应清醒的看到,我校的专业建设的任务还很重,在专业设置上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适应度不高,少数专业办学条件不足,专业优势和特色还不明显,在省内外有影响的专业较少。部分传统专业改造力度不够,有的专业招生、就业困难。这些都需要我们要下大力气抓好专业建设,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内涵。
  前不久刚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提出:“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调整指出了新的方向,同时对我校的专业结构调整,专业建设与发展指出了方向。我们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需求为导向,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形成与地方经济建设相适应、服务方向明确、社会效益明显、办学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结构。在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中,要坚持“稳定、发展、改造、交叉、提升”的原则,突出学校的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特色,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1.稳定规模 :按照“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均衡发展的原则来稳定我校规模,今后专业建设的重点不是数量的增加,而是质量的提高,适度控制专业数量,新专业的设置要体现在和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市场需求较大专业上,注重办学效益,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2.发展重点:要加强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的建设力度,通过品牌专业建设,探索专业建设实践,丰富专业建设理论,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建设一批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品牌专业,逐步形成我校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
  3.加强改造:我校现有本科专业中,有部分是传统专业,办学历史较长,办学条件也较好,但市场需求萎缩,学生报考率底,就业也不太好,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人才培养难以适应社会需要。这就需要加强改造和调整,要不断改革课程体系、调整培养方向,充分结合现代技术和发掘新的发展生长点等方面进行调整改造。
  4.促进交叉:在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中,我们将进一步调整课程设置,整合现有教学资源,推动相关学院、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或合作办学,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办学优势,实行资源共享,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调配,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5.提升品质:在稳步发展基础上,要努力通过实施专业改造和优化,要在专业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专业的基础办学条件,课程体系结构、人才培养质量上实现质的飞跃,提高学校整体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准。(童幸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