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晚,艺术学院演播厅内诗情洋溢,我校客座教授、著名爱国诗人王一桃先生来我校给同学们作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爱国主义专题报告,主题为“见证人民中国”。党委宣传部部长刘义贤主持了报告会。
王一桃先生于1934年出生在马来西亚一个爱国华侨家庭。他五岁发表处女作,14岁创办“南洋书店”经销进步、革命书刊。16岁时,英殖民当局查封书店并逮捕了他,罪名是“文字叛乱的首要者”。在狱中他仍坚持反殖民斗争,1950年,被驱遣回中国。回国后,他沐浴着新中国的阳光开始了求学任教的学术生涯。几十年来他勤奋笔耕,著作迭出,以辉煌的创作、评论成果活跃于香港文坛,蜚声海内外。他现任香港文艺家协会会长、世界华文文学家协会会长、香港新马侨友会名誉会长等社会职务。两年前,他曾来我校作过题为《香港回归十周年心路历程》的报告,并被我校聘为客座教授。
报告会开始后,他温情地讲述了两年前与我校结下的缘分。他拿出两年来收藏的见证了他江汉情缘的文章诗稿,称他是江汉大学的老朋友。随后,他结合自己年轻时候的苦难经历,用饱含感激之情、爱国之情的声音,神采奕奕地朗诵、讲解了最近在我校校报上发表的诗作《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人民中国六十年回顾与展望》。壮怀激烈的诗篇,慷慨雄浑的语调,坚强睿智的神采,以及他热情奔放的手势,与现场同学们如潮水般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瞬间融为一体,形成一场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盛宴。接着,他意犹未尽地又为同学们献上了集爱国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体的诗作《我的畅想 建国一百周年》的吟诵。他激情四射的吟诵,深深感染和震撼了在场的同学们。
报告会上,王老先生给同学们分析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香港回归前后的地位和状况。他结合自己被压迫的经历,用痛苦和激愤的声音控诉了帝国主义当局的残忍和黑暗。他说, “是毛主席救了我,是伟大的新中国母亲展开怀抱拥抱了我,拥抱了我这个孤苦的海外华侨,在我18岁的时候。”他认为,新中国的成立给所有华夏儿女,包括海外华侨都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改革开放又是一阵春风,吹绿了祖国的每一寸河山。一国两制更是一味神奇的丹药,救香港于沉疴痛苦之中。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主义一定会战胜资本主义,这是一系列客观事实证明了的并正在证明的真理。他寄语现场的同学们,一定要坚定共产主义的伟大信仰。
在和同学们互动的环节,有同学问到他以75岁的高龄来进行创作和演讲,为什么依然具有如同年轻人一般的精力和激情时,他答道,“有高尚的信仰和博大的爱国情怀,这是无限活力的来源。精神力量是可以转化为物质上的优势的,所以我在身体上不会感到疲倦和约束。”回答完问题后,他和蔼地向每位提出问题的同学赠送了一本由他总编的《香港文艺家》杂志,同学们感到格外惊喜。
会后,数百热情的同学冲到他身边要求与他签名合影,王老先生友善地满足了每位一位同学的要求。看着现场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学子,他一直保持着慈祥的微笑,深感欣慰。
王一桃先生的爱国情和江汉情,通过他的每一篇美丽的诗作和每一句昂扬的话语,滋润和激励着我校学子,给在场的同学们上了一场别开生面、意义重大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海天涯诗社苏良雄 齐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