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新一轮发展 打造核心竞争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09-04浏览次数:1740

  今年召开的暑期工作会议,是学校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一次解放思想、谋划学校新一轮发展的会议,是一次求真务实、探索改革新路的会议,是一次面向未来、催人奋进的会议。这次会议所取得的认识成果和广泛共识对学校在“十二・五”期间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办学观,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在这次会议中,求真务实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团结和谐的风气、遵守纪律的风气得到了充分体现,它预示着良好的校风将在江大校园得到发扬光大。这次会议主题鲜明,入会同志认真学习了杨松书记暑期视察江大时的讲话精神,深入讨论了“江汉大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方案”,联系校、院实际,对新一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矛盾、瓶颈、挑战及对策,如何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科建设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着力点,人才培育模式的改革,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点和方向,教师队伍、干部队伍、后勤队伍的建设,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校院管理体制改革,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等关系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这次会议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研讨中取得许多认识成果和共识:首先,关于学校面临的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同在。当前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全市之力,办好江大这是最大的机遇。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生存问题是严峻的挑战。其次,关于办学服务方向,要紧盯武汉市十二・五规划,武汉市教育发展规划,学校办学应与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武汉城市圈发展需求相衔接。第三,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学校的学术力、教育力、创造力和引领力。第四,转变观念是事业发展的先导,激活思维是转变观念的前提,僵化和惰性结果只能是停滞和落后。第五,启动新一轮发展是学校的希望所在。新一轮发展要求体制创新、管理重心下移,使学院成为学科建设的主体。要求机制创新,激活人才机制,要塑造一代胜过一代的机制;激活分配机制,允许一部分单位、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激活评估机制,开展学院评估,营造良性竞争环境;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进行准确定位,使学生既有宽厚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专业动手能力。要求理清关系,学校发展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和科研为两翼,以队伍建设为支撑。要求更加贴近武汉市乃至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的脉络,特别是在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战略合作中,要在“靠上去”和“融进去”上下功夫。新一轮发展还要求有一个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特别是教师要做到德艺双馨,干部要做到德才兼备。
  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的这些认识成果,包括物化成果都是十分宝贵的,而巩固和扩大成果,则是更有意义和更加艰巨的工作。全校上下必须增强大局意识。瞄准目标要有高度,谋划发展要有深度,胸怀要有宽度,对创新人才、创新见解要有包容度,狠抓落实要有力度。善于在大局下思维,在大局下行动,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和服从新一轮发展的大局。必须增强团结意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可以创造辉煌。革命战争时代,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就是因为团结、讲大局,所以取得了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60年,党始终坚持团结统一,因此,领导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然而,在十年动乱时期,由于出现了不团结,其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众所周知的。现在,学校要实现新一轮发展,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精密的事业,需要各方面的团结一致、协调配合,凝神于一处,聚焦于一点,团结如一人联合攻关,如果长期内耗,势必会影响学校发展。增强团结,思想教育是重要的,严格组织纪律也是不可缺少的。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是学术的生命,是学者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需要突出禁区、走进盲区、避免陷入误区;创新需要转变观念,转变机制,完善体制;创新需要敢于否定和扬弃现存的许多不符合科学发展的作法和“规矩”;作为领导者,还要敢于否定自己,当然,这需要胆略和气度。马克思说过:科学的入口处,同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只有沿着陡峭的山路不断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我们要始终坚持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让创新之火熊熊燃烧。必须增强效率意识。效率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我们要争创一流,追赶标兵,只能是当人家踏着分钟前进的时候,我们要踏着秒钟前进。要提高效率,需要改革提供动力,需要抓住机遇,实现“弯道超越”,需要引进人才,以发挥加速度效应,需要珍惜光阴、拓展生命的宽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思路已经理清,“弯道”已经显现,善于把握“我的江大,江大的我”、有志气、有抱负的江大人,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辉煌。(江 宣)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