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推动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更新,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一步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创建一个各学科教师探讨和交流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的平台。学校决定举办江汉大学2011年教师多媒体课件竞赛。
参赛对象:各学院教职员工
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应为用于实际教学的电子课件,作品应具有原创性。近三年虽参加过校内同类比赛,并获得过三等奖以下的作品,经过修改完善可重新参加竞赛。
2、本次竞赛参赛作品形式不限,使用的技术不限,单机版网络版均可。在其它课件制作平台上开发的发布后可脱离编辑环境运行的课件、采用网页制作技术和网络编程语言开发的静、动态网络课程均符合本次竞赛的要求。
3、采用的视频、图像、动画、声音等素材均应采用通用格式。运行环境不低于Windows XP操作系统。网络版多媒体课件应能用Web浏览器打开。资料的引用应注明来源,参赛作品应无任何版权异议和纠纷。
4、参赛课件应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和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能有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件应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创设情境、激发思维、提高效率等方面有显著特点。
5、提倡使用多种媒体表现形式,采用新技术,鼓励创作基于网络、易于推广、有利于师生交互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6. 除大型教学平台外,每件参赛课件作者原则上不超过3人。
奖项设置:设一、二、三等奖和组织奖。
评分标准:
项目 |
细 则 |
分值 |
教学内容 |
1. 教学内容正确,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和严重的文字错误; 2. 所选内容适合体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 3. 充分的资料或网络资源链接,资料来源清楚,无侵权行为。 |
15 |
教学设计 |
1.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教学重难点明确且有相应的解决措施。 2. 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交互良好,模拟实践环境,注重能力培养; 4. 符合教学要求,体系规范、完整,结构严谨。 |
30 |
技术性 |
1. 程序运行正常,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 界面人性化,操作方便、灵活,易于掌握; 3. 能根据需要选用最适当的工具,应用效果好; 4.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声音、动画,并具有相应的控制技术;素材结构规范合理; 5、课件便于网络推广。 |
30 |
艺术性 |
1. 界面布局合理,整体风格统一,色彩搭配协调,符合视觉习惯; 2. 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配合恰当,符合教学主题; 3. 制作精细,吸引力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15 |
其他 |
1. 课件能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具有较大推广价值,设计新颖且有创意; 2. 教学策略合理,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个性发展; 3.具有良好的交互功能。 |
10 |
竞赛时间:
11月份组织现场评比、交流,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参赛选手演示和介绍课件的制作,校内外评委审评、打分,当场公布评比结果并颁奖。
教学服务与设备保障中心
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