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在下一个五年将如何瞄准“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和优化调整专业布局;如何推动课堂教学方法和学业评价方式改革;如何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成长发展的生态和环境;如何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11月30下午召开的“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研讨会上,校领导和“十四五”规划工作编制专班、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及学院教师代表一起,就我校“十四五”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两个规划方案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
教务处处长周昕、人事处处长赵静分别就“十四五”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情况作了汇报。会议总结了“十三五”以来这两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下一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实施办法及保障机制等进行了讨论。
副校长李卫东认为,“十三五”到“十四五”正是江大的转型期,今后一段时间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就必须做好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解决好在融合中可能遇到的包括行政管理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人才队伍建设则是学科趋动、学科引领、优化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一专多能、一岗多能和继续教育培训,压实学院的责任意识。
校党委副书记张英认为,“十四五”规划就是要针对“十三五”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来制定解决方案,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制定更加具体和更加量化的目标。
校长景新华认为,两个方案都比较完整,内容也比较全,但也应该看到其中还存在不足。对于人才培养规划方案,景新华强调,高等学校要分类发展,所以规划的制定举措要实,问题要更有针对性,争取做到项目化、工程化,指导思想必须落地。对于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方案,现阶段学校存在总体质量还不够高、教师结构还不够优、优秀拔尖人才还不够多、评价考核体系还不够严谨、整体活力还不够足等问题。学科建设是一个过程,其核心就是人的问题,要充满信心、打开视野、提高效率,加大引进力度、加大评价改革力度、加大服务支撑力度和奖惩力度。
此次研讨会由服务社会与发展规划处组织召开,相关职能负责人和部分教师参加会议。此前已对规划方案进行过两轮讨论和修订。会后,相关职能部门将和校“十四五”规划工作编制专班一起,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吸收,再进行规划方案稿的第三轮修订。
(陈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