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河畔话问津》著作出版发行会在问津书院召开

发布者:校报发布时间:2017-04-25浏览次数:17



《孔子河畔话问津》著作出版发行会在问津书院召开

420日上午,由江汉大学、武汉老教授协会举办的《孔子河畔话问津》出版发行会在新洲区孔子河畔问津书院召开。

会议得到了武汉市教育局、新洲区政府和区教育局、文化局、问津书院的大力支持。会议既是一次科研成果发布会,也是一次传承武汉教育精神的研讨会,更是一次弘扬问津文化的促进会。

湖北省问津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陈忠义、武汉市政协副主席谭仁杰教授、江汉大学原党委书记罗友松、武汉市教育副局长郭琳、武汉市科技局副局长王振旭、武汉出版集团董事长朱向梅、新洲区政协主席易金莲、姚四平,湖北日报社内参部主任戴劲松等出席了座谈会。会议还邀请了资深的历史、教育、文化研究专家和部分中小学及各区教师培训学校校长,以及江汉大学、新洲区的代表80余人参加。江汉大学校长李强致信祝贺,新洲区副区长陶加顺到会致欢迎辞。江汉大学原副校长柏盛湘主持了会议。

《孔子河畔话问津》一书,由江汉大学农村教育与教师研究所所长高双桂主编,武汉市老教授协会、江汉大学的教授们共同参与历时2年研究完成的一项科研成果。该书以史实为根据,在吸收前人研究基础上,介绍问津历史,传承问津精神。

全书分为三部分,一是讲孔子问津故事。2500多年前的孔子,为寻求仁政治国而历时14年周游列国,屡屡受挫,却矢志不移,“问津于楚”被 记于历史,也记录了孔子一生求索的精神。第二部分是问津书院发展的故事,问津书院曾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东林书院一起列为中国四大书院而载入史册。书中选择了各个历史时期对问津书院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代表人物,从汉代发现秦隶“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石碑,刘安建庙安碑,唐代杜牧建庙讲学,宋代朱熹、孟珙,元代大儒龙仁夫建立书院。明代王阳明、湛若水,耿定向、萧继忠、邹元标、郭庆发展书院。清代蒋永修,张之洞,张清野、熊十力等都在问津书院留下足迹。通过讲述先贤们与书院建设发展的故事,在2000年岁月沧桑之中,他们身上折射出来的问津求真精神,不仅没随岁月的流逝而消散,而是随着时光的流动更加耀眼。问津书院承载的厚重历史在今天放出夺目的光芒。第三部分是问津文脉的传承。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问津文化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的影响。附录部分选取了部分历代文人留下的诗、词、赋、序,以满足一部分读者深度学习的必要。

与会专家对该书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一致认为该书是比较系统介绍问津书院及问津文化一本通俗读物,十分适合大众阅读。此书的出版发行有利于推动问津文化的宣传和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参加会议的中小学和各区教师培训学校校长则认为,该书更适合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学习,在进行传统文化及武汉教育精神的教学中是很好的学习教材。

《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教育电视台、新洲区电视台、武汉文化遗产网等媒体参会并进行了全程报道。

(江汉大学农村教育与教师研究所 武汉市老教授协会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