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地方社会 抢占研究高地
中国养老服务业政策与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为了更好地深入研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如何构建既适应当前需求又面向未来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1月6日,“中国养老服务业政策与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研讨会”在我校召开。研讨会由我校与武汉市民政局主办,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和湖北省社会组织总会协办。武汉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工作实务研究院理事长杨卫东主持了研讨会。
校长李强在致辞中谈到,目前我国已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益凸显。作为华中地区中心城市的武汉,目前65岁以上老人占18.86%,人口老龄化更为突出,给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带来了挑战。江汉大学作为省市共建学校,秉承服务社会办学理念,把助力武汉建成中心城市、服务地方发展与自身发展有机结合,精准定位,竭尽需要,深度融合,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针对武汉市老年人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学校积极发挥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智慧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开展了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的养老服务政策和社区养老服务科学研究,以理论创新推动养老政策与制度的完善与健全。目前,部分研究成果已用于武汉市养老规划的实践中,并得到了认可和推进,为武汉养老事业发展贡献了智慧。他指出,当前老人工作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举办此次研讨会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以新的发展理念应对人口老龄化。他希望,与会专家们通过交流学术思想、切磋行业热点,能形成一批具有较高使用价值、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为养老理论政策研究及破解发展难题提供智力支撑。
武汉市民政局张明武副局长在讲话中说到此次研讨会契合了国家需求,抢占了武汉养老的研究高地,政、产、学、研四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共同研讨养老工作,这符合养老工作需要各方面都参与的要求。同时,他对江汉大学法学院利用自身专业资源在服务社会顶层设计方面做出的成绩,对出自学校、武汉研究院和楚馨社工基地的研究成果——武汉市养老事业“十三五”规划获批武汉市专项规划及对学校在武汉市养老事业的相关实务所做的探索和工作表示感谢。他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们能为武汉社区养老服务平台的建设把好脉,提出好的对策及具有建设性的思路。
在研讨会上,我校特聘教授、中国社会工作实务研究院副院长何晓玲对课题《以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心的武汉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从为何选取该课题及课题推进概况、对社区养老服务综合平台的架构设想、其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做了简要介绍;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石人炳教授对课题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认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唐均研究员认为课题所提出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是养老服务中非常重要的枢纽性的建设。
国家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甄炳亮书记在会上作了《中国养老服务业政策研究》的主题报告;唐均作了题为《贯彻习总书记指示,创建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的专题报告。围绕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建设中的资源整合问题、市场化问题、社会组织与专业机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来自实践第一线的与会专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南京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协会会长石德华关于《整合社会资源,合力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报告,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南京市的实践,得到与会来宾的认同。
据悉,会议协办方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赵蓬奇主持了前一天的预备会议,并为莘莘学子们作了《资源动员与链接能力是社工大学生的必修课》的报告;湖北省社会组织总会文增显执行会长与湖北省民政厅福慈处刘辉处长和武汉市民政局老年处李剑华处长,法学院副院长赵立新共同主持了下午的研讨会议。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及武汉本地的行业专家及武汉市中心城区民政局负责人和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各街道、社区代表近12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议。
(赵蔚\何晓玲\赵立新\武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