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时政新闻

兜牢民生底线 湖北为300余万困难群众织牢保障网

时间:2015-10-10 08:56:41浏览:3189设置

兜牢民生底线 湖北为300余万困难群众织牢保障网

2015年10月10日07:21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人民网武汉10月10日电 (李如胜)兜牢民生底线,让群众生活得到基本保障。近年来,湖北通过“8+1”社会救助体系,四级救助服务网络,编密织牢了一张困难群众保障网,暖了民心,改善了群众生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湖北304.8万名城乡低保、25.4万名农村五保、3万名城镇“三无”人员、2.7万名孤儿以及遭遇突发性、紧急性、临时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这就是这张保障网结下的累累硕果。

编密织牢一张网:困难群众保障网

“8+1”社会救助体系是怎样的一个体系?2014年,湖北出台了《湖北省社会救助实施办法》,初步建立起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8+1”救助体系。

十堰市积极实施“白内障复明工程”、高龄老人补贴、残疾人阳光家园居家托养等多项惠民工程。为困难群众子女入学、就业、就医等提供帮助,还出台了外来务工人员因病因灾返贫救助办法。

宜昌市已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日前正式下发通知规定,确定临时救助的对象,对生活特别困难的人员,最高可获得当地月城市低保标准12倍的一次性基本生活救助。

目前,湖北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覆盖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临时救助制度不断完善,“救急难”综合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据悉,“十二五”以来,湖北每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和流动困难群众10万人次以上,实现了城市街面基本无流浪未成年人、城乡主要街面基本无流浪乞讨人员的工作目标。

与此同时,湖北还在全国率先实现救助管理机构市、县全覆盖,并形成了以市、县两级救助站为依托,乡镇(街道)、村(社区)临时救助点为补充的四级救助服务网络。

兜牢网底:提升困难群众保障水平

兜牢民生底线,提升困难群众保障水平是关键。湖北则按照社会救助水平“两个不低于”(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低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的要求,推动年度低保标准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由市州人民政府统一量化调整机制全面建立。

如何充分发挥低保政策在扶贫攻坚中兜底救助功能?“我们健全低保标准量化调整机制,全面实行‘按标施保’,确保通过最低生活保障,做到按户保障、差额补助、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并加强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加大低保特困人员救助力度。”湖北省低保办刘四海介绍。

以市州为例,湖北指导各地市(州)政府以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等因素为指标,发布当地低保标准;指导目前农村低保标准低于国家扶贫线标准的25个县(市、区),加强和改进低保标准量化调整工作,将农村低保标准在2019年前提高到不低于同期扶贫线标准。

此外,湖北还对获得低保后生活仍有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采取按不低于当地保障标准20%比例增发补助金的措施给予重点救助。

截至2015年6月底,湖北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由2010年的260元/人·月、960元/人·年分别提高到435元/人·月和3139元/人·年;农村五保集中、分散供养平均标准分别由2010年的1852元/人·年、1447元/人·年提高到5692元/人·年和3917元/人·年。城乡低保保障水平已达到全国和中部平均水平,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已超过全国和中部平均水平。重点医疗救助对象参合参保覆盖率达到100%,重点医疗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治疗救助比例由2010年的40%提高到70%。

未来:“643”兜底计划确保救助落到实处

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湖北正在制定实施“643”兜底救助行动计划。即:完善“六大”兜底救助制度,实施“四大”兜底救助工程,健全“三大”兜底救助机制。

“六大”兜底救助制度即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困境儿童保护、残疾人补贴等六项制度。如对“三无”、五保对象,按照上年度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80%调整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按照不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1.5倍落实供养经费;力争到2020年,全省残疾人充分纳入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农村、城市、儿童、精神病人等福利机构建设升级改造工程,即为湖北“四大”兜底救助工程。湖北提出至2020年,农村福利院集中供养率达到60%,城镇“三无”对象自愿条件下集中供养率达到100%;支持人口50万以上或孤儿人数达到300人的县(市、区)建设儿童福利机构;至2020年,每个市(州)至少建设1所精神卫生福利机构,为困难群众提供服务。

兜牢民生底线,落实是根本。湖北省民政厅厅长彭军介绍,湖北将健全精准确认、“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和监督问责三大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据悉,湖北将搭建省、市、县跨部门、信息共享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利用平台依法开展信息核对工作,确保准确认定救助对象;推动社会救助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湖北将兜底救助纳入市(州)、县民政部门目标管理、年度考评内容。同时,持续对“关系保”、“人情保”、“暗箱操作”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对查处的问题采取“零容忍”态度,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社会救助每一分钱都用到最困难群众身上。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在扶贫攻坚的战场上,湖北正在全力兜住民生底线,并付诸行动。



返回原图
/